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关于建立海峡经济区推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对大陆的贸易投资一方面促进了大陆产业升级,带动了大陆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台湾制造业出口、劳动就业、岛内投资、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同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建设海峡自由贸易区、创新合作机制、打造海峡经济区的产业支撑体系、加快制定海峡经济区发展规划等举措对台湾和大陆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G20与中国     
中国对G20采取了与G8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于G8,中国始终较为谨慎,并保持一定距离;而对于G20,中国则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并明确支持。这种态度的差异可以从中国的经济利益、对国际秩序的构建、价值观、应对全球性问题等四个层面进行解读。本文认为,在全球经济治理中,G20应担任"领导者"角色,形成"G20做决策,IMF、WB、WTO等执行"的模式。G20机制化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应重视G20的议题设置,尤其要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发展"两大优先议题。  相似文献   
3.
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是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和输入集团,是世界最大的对外援助提供者.在经济贸易实力日益膨胀的同时,欧盟参与制定世界经济规则的能力越来越强.欧盟东扩也必将进一步强化欧盟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全球经济治理领域出现的发展中国家集团不同于传统的联盟,它们更多关注经济利益,不针对特定国家,以议题为导向,按协商一致原则开展工作.尽管遵循不结盟政策,但中国也参加了G20、“金砖国家”等一些集团.中国参加这些集团可以从集体认同、发展利益、安全威胁、国际制度四个方面予以解释,其中对发展中国家身份的集体认同是首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