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劳动教养是存是废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它的法律性质和合理性均受到质疑,学理上多对其持批评态度甚至主张取消它的存在。笔者认为,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确存在一些理论上的困惑,但从社会发展阶段看,劳动教养制度仍然有着其存在的哲学基础,具有其他法律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理顺它的法律性质和地位,改善其监督机制,不仅可以实现其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而且能够和其他行政法律协调一致,同样可以实现法律的公正价值。  相似文献   
2.
汉语“公务员”概念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究汉语“公务员”概念的使用及含义的演变过程,分析其演变的原因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对理解中国语境下的公务员制度大有裨益。公务员是人民公仆的观念与国人对官的本土性认识是矛盾的,“公务员”概念演变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张扬公仆观念而抑制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3.
制度与伦理建设是目前预防公务员犯罪的主流理论,但本文从更为基础的人性理论与行政文化出发,建构职务犯罪预防的法理框架:把握公务员的欲望“度”是从立法上预防职务犯罪的基础,营造主流吏治文化是从法律执行上预防职务犯罪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职务犯罪的人性解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成炬 《犯罪研究》2006,4(1):8-11,19
本文有两部分内容,一是用现有人性理论分析职务犯罪的原因:人性善恶论特别是经济人理论对职务犯罪分析的贡献与局限;二是尝试用“欲望人”理论分析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以构筑职务犯罪防范的理论基础。用“欲望人”理论分析职务犯罪的成因就是本文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制建设到1999年已走过了整整50年的历程。在这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回顾新中国的法制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吸取其教训,对我国法制在新一个世纪的发展,一定会有裨益。一、50年法制发展的几个阶段50年来,我国法制发展的历程曲折坎坷,风云多变。就法制发展的基本情况来看,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大阶段,1979年以前的30年是一个阶段,1979年以后又是一个阶段,如果再加以细分,则大体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小阶段:第一阶段,草创时期(194~1953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在1949年2月发…  相似文献   
6.
杨成炬 《河北法学》2006,24(5):101-103
"少年刑法"是新近时期姚建龙博士提出的法律概念,以区别于成人刑法.透视少年刑法的基础理论,而不涉及它的具体制度设计,认为我们常常误解了理性、误读了少年的人性.  相似文献   
7.
清末筹备立宪以官制改革为先,清末吏治不同于之前的也在于官制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是机构名称、职权的变化如增设新部、加强内阁权力,更主要的是官吏考选方式由科举选拔向新学堂培养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人性论及其对传统法律文化刑事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古代的人性论有性善论、性恶论及有善有恶论三种 ,实质上为性善、性恶两种。两者在用刑惩恶扬善方面是相同的。性善论的主流地位使得我们重视道德的教育作用而忽视法律的价值 ,也使我们对法的认识停滞在“刑”的层面 ,而性恶论更使我们相信“刑”的制裁作用。这些都对传统法律文化刑事性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