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锦慧 《党建》2013,(8):61-63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每当读到这著名的诗句,就会想起杰出诗人臧克家先生。他1925年开始发表作品,创作生涯近80年之久,对我国新诗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生命就是诗。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本粗糙、简朴的小册子。 这是一部红色经典,点燃过中国革命的火种,指引过中国革命的航船,吹响过一个新生政党的集结号,反动势力视之如洪水猛兽,到处疯狂搜查。  相似文献   
3.
王锦慧 《党建》2013,(1):59-61
"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去寻找,当可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了一个名为‘镇筸’的小点。"这个小点就是沈从文先生的故乡湖南省凤凰县。纤索悠悠的溪渡、依山凭水的吊脚楼、苍翠欲滴的竹篁、草色青青的崖壁,还有那些藏满故事的古街、古寺、古塔;古城门、古钟楼、古码头……怀揣一份沉甸甸的思慕,我终于走进了这清幽古朴湿润的小城。小城与先生生死相伴。  相似文献   
4.
王锦慧 《党建》2012,(2):60-60
除夕万家人团圆,欢天喜地过大年。在观看中央电视台龙年春节联欢晚会时,《党建》杂志社全体工作人员都热切期待着一个人的出现——"大衣哥"朱之文。早在年初,朱之文就欣喜万分地向《党建》杂志社报告了一个喜讯:俺已接到上春晚彩排的邀请啦,谢谢你们对俺的关心和帮助,谢谢!谢谢!谢谢!去年,《党建》杂志社一直关注着这位草根大明星,专门邀请他来社里座谈并采访了他,将他的故事呈现给了广大读者;专门邀请他到党建网做嘉宾访谈,以700多个在线网民提问开创了普通人物网上访谈提问数量之最,他因此成为网上热点人物;专门邀请他来《党建》杂志社联欢……而今,他从绿油油的庄稼地儿就要走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大舞台了,怎不叫人热切期待!  相似文献   
5.
正欣闻河北《共产党员》创刊60周年,惊喜中顿生深深的感念:"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1979年春天,我从河北省委宣传部理论研究室来到共产党员杂志社。就是从这里起步,从这里出发,我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今天,当华发满头蓦然回首时,竟发现自己40年初衷未改,党的新闻事业已融为生命的一部分。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河北《共  相似文献   
6.
王锦慧 《党建》2012,(1):53-56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摘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1多年来,冯骥才先生形成一种习惯,每至腊月底,就要到乡间跑跑转转,在年集中挤一挤,直到挤出一种年味儿,一种生活热望,一种醇厚的泥土情感,才满足才痛快,好似生命的根须一下子找到了土地。  相似文献   
7.
◆农家书屋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农家书屋要做到有屋有书,有人有事,名副其实。◆只有满足当前农民群众科技致富的迫切需求,才能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使用效能。  相似文献   
8.
早在1999年第4期我们曾刊登了一幅题为《精神空虚求神算命传播迷信祸患无穷》的照片对发生在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算命先生的封建迷信活动予以曝光。时隔一年多记者又在三峡著名旅游景点丰都鬼城见到了算命先生“合理合法”的经营活动。所不同的是丰都的算命先生比起张家界的那位要年轻得多。看来占卦算命行当不乏后人。近期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联合发出《关于坚决制止风景旅游区封建迷信活动的通知》,严禁在风景旅游区内设立各种以看相、算命为名骗取游人钱财的摊点以及其它严重污…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逐步深化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而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壮别三峡     
王锦慧 《党建》2006,(5):29-30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造福人类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在一个叫三斗坪的地方横空出世。为了大坝早日建成,百万三峡移民告别热土家园,迁到高处、远处。透过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一种与三峡工程相生相伴的伟大精神正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厚重———这就是壮美的“三峡移民精神”。上篇:告别故土为国家水利兴而天下定,天下定而人心稳。三峡工程,寄托着几代仁人志士的强国理想。1992年4月3日,经过“梦想70年,论证40年,争论30年”,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三峡水库要淹没湖北省、重庆市所辖的两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