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曾经经历科学春天的鼓舞和激励,亦曾渊临无知的众多纷扰。曾经沐浴科学精神的光辉,亦曾痛苦地面对科学的尴尬。曾经的鼓舞或无奈告诉我们,实实在在推进历史进程的是科学,是赛先生。当回顾50年来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追忆我们的知识英雄的时候,我们更加缅怀他们渗乎其间的精神力量——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的真诚,以及超越单纯学问本身的科学精神。 不能不面对的现实是,科学精神的衰退,我们必须警惕集体丧失科学热忱的危险。在一个以经济目光来鉴定一切,在一个科学沦为俗世的附庸或装饰的背景下,我们的认知盲点不仅在于科学从业者社会地位的下降,更在于我们或许已经遗忘了应该对科学本身给予的热忱。科学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科学的热忱是人类最本性的纯洁。科学精神的丧失,对一个民族来讲,并不仅仅意味着与愚昧和反动为伍,科学理性的黯淡与功利的甚嚣尘上是同比关系。我们需要健康的人生,为此,我们需要科学的理性。 科学的价值不是用功利的经济目光就可衡量的,它更多是一种纯粹的冲动,一个纯粹的幻想,或者就是一种精神。在这里,我们更多感受的是对科学高度热忱的魅力。在此,我们精选出在中国50年的历史上,对国家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知识英雄。不光是对他们成就的认可,更多的是对其人格的高扬。 当科学之光普照我们的时候,我们有必要顶礼我们的知识英雄。无论是依然健在的,还是离我们远去的。  相似文献   
2.
博鳌战略     
11月6日,在文莱召开的东盟和中国领导人(10+1)会议已经同意中国总理朱镕基的建议,在10年之内建立“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根据政治观察家的判断,“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意义在于,中国在主动改变调整消极的亚洲政策,谋求一种新的大国国际交往战略。  相似文献   
3.
关于入世的长征已经是到了冲线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再去讨论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已经是没有必要。这个时候,我们是真的应该好好“迎接入世”了……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汽车工业格局中,除了人们熟知的巨头之外,具有自己产品独特优势,并且保持这种优势的企业也不少。如法拉利、本田等等。产品的差异性和相对优势是他们的立身之本。而现在已经跻身中国“轻客四强”的东南汽车,其本身的滚动发展已经卓有成效。在我们的眼里,东南不是那种以产量来取得市场优势的企业,从其不断地推出新车型的市场步骤,我们也不难感受到东南是应该归人那种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企业。这样的汽车企业在中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5.
麦肯锡在实达的失败就是因为它轻率地去啃一块最硬的骨头,即进行组织机构的革命。  相似文献   
6.
3月悬念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又是一个僵局,一个变局。2001年2月26日,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在一场午餐演讲会上,面对各国来宾,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除了惯常表示“中国入世大局已定,时间不是最大的问题”外,针对外界对中国履行承诺的一些疑问,龙永图特别引用了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  相似文献   
7.
三场“专项斗争”2000年11月17日,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打击骗取出口退税工作会议。总理朱镕基亲自出席会议,并要求“要像打击走私和骗汇一样,再出重拳,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犯罪活动”。出言之严厉,态度之坚决,颇有再趟“地雷阵”的味道。而在此之前,国务院组织的工作组在广东省潮阳市、普宁市开展了打击骗取出口退税工作的试点。根据外界判断,一些涉及金额可能达到千亿的大案将于近期曝光。外界判断,如果说2000年是“海关关长落网年”  相似文献   
8.
背景 2000年5月10日,亚洲企业年会在上海召开,从主办单位、地点的选择上,同去年的财富论坛有众多的类似之处,一个是《财富》杂志,一个是道琼斯集团(一个提供商业和金融信息的国际集团,旗下拥有《华尔街日报》《亚洲华尔街日报》、《远东经济评论》和CNBC电视频道等众多有影响力媒  相似文献   
9.
微软垄断案更多是一起“精神事件”,在人们已经习惯于微软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和欣赏它无所不在的强大之后,微软案给新经济时代带来更多的是精神的震撼。被誉为“新经济发动机”的微软在商业模式、技术创新等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 一直以来,“冷面微软”向各行业扩张的步伐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非议也一直没有停止过。这场战争已经不仅是司法部和微软之间的战争,它已经是在考验美国现有的法律体系,甚至就是考验人们对技术力量的心理承受力——技术霸权的阴影几乎是不可避免地闪进我们的生活,我们没有理由不对此保持冷静判断和思考。 作为新经济在中国的领军人物之一,王志东及其率领的新浪网已经在放眼于中国在互联网上的未来。对于“比尔大帝”(王志东语),对于既竞争又合作的伙伴,网络时代的新人又会有怎样的视点?  相似文献   
10.
一场关乎未来的买卖在绝密的状态下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几个月,双方的代号分别是“探戈”和“阿尔法”。外界对此毫无觉察。 2000年1月12日,当人们还沉浸在新世纪的欢庆氛围中,世界最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美国在线”和最大传媒集团时代华纳正式宣布以换股的方式合并!这场惊天大合并在许多人看来,简直就是一场梦境。许多的互联网企业以及传统传媒,在这场合并后,大梦初醒。 与近些年不断传出的传统企业合并风潮不同,来自网上被认为“泡沫”多多的企业,把实实在在的现实媒体帝国整个吞下,显然已经是在考验人们的想象力了。人们未能想到,网络巨无霸会以如此的方式“空降”! 面对网络现实“坚硬的泡沫”,许多传统产业的首脑都在思索自己是否应该及时突围。由是,“应变”成了相关行业在未来赖以生存的根本主题。网络的大肆扩张实质上是在给传统的产业重新洗牌论定。并且,网络演绎的神话已经如此快速地改写人类的生活,并且还将在未来不断冲击每一个现实生存的个体。 无论将来走向何方,事实已经是“指向网络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