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受新冠疫情影响,员工在家办公的现象引发对工作-生活平衡的热议。在家办公可能成为未来流行办公形式的趋势下,本文依据对青年在家办公者及其配偶的20次深度访谈,从性别视角分析了在家办公情境下工作-生活平衡的问题。结果发现,从日程安排、参与态度以及满意评价三个方面上体现出与欧美经验相似的,男性将生活事务置于次级地位而女性兼顾更多无酬劳动;同时又与欧美实证不同的,女性并未减少工作任务而男性增加无酬劳动。其原因主要来自结构层面的传统因素和经济环境的限制以及社会政策留有的空间,加上个体层面相似社会经济地位和工作生活时空重叠的共同作用。据此,从政府、企业和公众协同促进在家办公情境下工作-生活平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聂晨  方伟 《青年探索》2017,(2):105-112
2015年下半年起,中国一二线城市房价的再度暴涨,让中国青年住房问题更显严峻。一方面,对房地产泡沫破裂重创经济的担心日益加剧;另一方面,房地产泡沫破裂与缓解青年住房问题关系的讨论也逐渐增加。出于一种比较研究的视角,本文对近年来日本的土地和住房普查数据,以及其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青年群体住房路径已经从生命各阶段单一、线性匹配住房形式,分化为能获取自有房屋的比例和进入公共住房的比例更低、居留在父母家中的比例和选择私人租赁住房的比例更高的多元路径。分化路径的原因在于宏观经济结构层面上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住房供给减少和住房需求削弱,中观层面上政府支持基于资产的福利体系的政策失效,以及微观层面上家庭的福利。而家庭支持不仅在短期上导致了青年群体内部住房机会的分化,而且在长期上更成为了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恶性循环的动力。最后,本文结合中国和日本在经济增长阶段、房地产定位、住房市场发展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共同点,在中国青年住房问题的解决和住房调控方面提出了发展多元调控措施、关注公共住房部门和租房市场,以及重视家庭作用等应对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近年来,围绕青少年参与的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看法。Furlong,Cartmel,Harrls,Keeter,Torney-Purta等学者认为,青少年政治和社会参与程度日益降低,表现在青少年并未充分参与到政治活动当中,而且未能充分了解其作为公民的角色[1]。而Andres,Wyn,Faulks,Slurala,Vinken等学者认为,需要根据当今社会、政治的变化,结合青少年自身特色,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和衡量青少年参与的指标,正确合理地认识青少年参与。第一种看法中对青少年参与程度降低的判定是基于传统衡量参与程度的指标。主要包括对政治知识的熟悉程度、选举等政治活动的参与度、社会团体和协会的参与数量等。近年来,西  相似文献   
4.
经过市场化的改革,我国已经建立起一个类似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住房市场。同时,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我国住房自有率的迅速提高,中国发展成为"住房自有社会"。然而,国际住房研究长期忽视了对中国住房体系和住房政策的研究,导致关于住房体制的相关研究无法从理论上涵盖中国模式,实践上不利于其他国家汲取中国住房改革与实践的经验与启示。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论文围绕中国公共住房和市场关系的变迁,从公共住房在整个住房体系中边缘化程度来分析我国住房体系的演进,并在国际比较视野下讨论中国住房体系的特征与发展趋势。论文最后也讨论了国际经验对我国健全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可能启示。  相似文献   
5.
“就那么几个鸟房子,他们喜欢得不得了。”当缩在肥大棉袄里的谢英俊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从表情上看,我不大好判断他究竟是得意还是真觉得无所谓。这个来自台湾新竹的建筑师坐在位于河北定州晏阳初乡村建冰冷的宿舍里,蓝棉袄脏兮兮的,蓝棉鞋也沾着草沫,连脸上没洗干净的样子,仿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