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将未成年犯、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和普通初级中学在校学生未成年时期行为规范情况,以及家庭情况、学校生活、社会情况和个人性格等方面与服刑人员的相关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对比分析研究,提出未成年人犯罪风险评估测量模式,以此推动建立和完善有较强实用性的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多元价值体系的构建,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相互叠加,导致青少年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以新的理念和视角加强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教育服务和管理,开展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教育、服务和管理问题研究,探索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有效教育、服务和管理模式,以创新的理念和视角对青少年群体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产生机制及应对策略做出分析和探讨,已成为当前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以社会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主要特征、形成原因和预防矫正的方法,从创新社会管理的视角提出了针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开展教育服务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报告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第一手宝贵数据和资料的分析,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科学探索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和一般规律,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宏观建议和微观对策。报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在“综合治理”的框架下,努力通过构建以实体化协调办事机构为核心的,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六化”预防体系的宏观建议。同时提出了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依托社区和学校建立青少年社会适应性服务中心、家长学校等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公益性服务机构;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完善工读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就业指导;加大净化社会环境的力度,加强对大众传媒的引导和监督,整治校园周边和社区的不良环境,更多更好地建设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场所;完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积极探索试点设立独立建制的少年法院等微观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数量的增长势头已经得到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率持续下降;除抢劫罪、强奸罪、故意伤害罪、盗窃罪等传统罪名外,未成年人犯罪中还出现了危险驾驶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等一些新罪名;未成年犯的年龄以14岁至16岁的居多,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未成年犯居住地区在农村的占一半以上;在社会转型和价值多元化的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态势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主体结构、规模种类、危害后果、组织程度、外在环境、主观心理等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