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原有的水管理制度难以为继,中亚跨境水资源合作也停滞不前,造成的结果是,中亚跨境水资源治理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即水资源的利用、分配引发地区水政治的激化,反过来又迫使各国加强对本国水资源利益的控制或放大自身对水资源利益的诉求。以多边国际开发机构为主的西方治理机制希望构建一种"去中心化"、赋权水使用者的治理模式来弱化当地矛盾,但因与当地的政治社会文化难以契合而效果不彰。"丝路经济带"为中亚国家提供了一种基于本地特色的制度化解决路径的可能。基于跨境水资源的经济合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制约中亚国家间接触的传统隔阂,从而使其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在各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所造成的短期内中亚跨境水资源管理的制度"赤字",诱发了"双重闭环现象"的生成。"双重闭环"包含两大层面:一是由地区国家间水资源分配分歧引发的国家利益博弈的循环,即"博弈闭环";二是由"博弈闭环"导致的环境恶化和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从而造成水资源管理制度"再弱化"的"脆弱闭环"。当前"水资源联合管理模式"的理念、方式和目标与当地的政治社会文化难以契合,因而对打破中亚跨境水资源"双重闭环"的作用效果不彰。中亚国家应以区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分配谈判协商"双轮驱动"的方式应对"双重闭环"带来的挑战。即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多边框架内,一方面搭建区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治理的通道,另一方面培育政府引领、兼顾民主与效率的协商机制。此外,还应综合考虑涉事各方的利益让渡与生态补偿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