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0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90年12月20日,中国法学会香港法律研究会在京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香港法律研究会作为中国法学会所属的一个学术研究团体,其宗旨是组织和推动有关专家、学者,以“一国两制”方针为指导,开展对香港法律的研究,促进学术交流,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实施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该会主要从事以下学术活动:(1)举办有关香港法律研究的学术讨论会、报告会、座谈会;(2)组织、推动法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进行有关香港法律的调查研究,为有关单位提供建议或咨询意见;(3)组织、推动同香港法律界的学术交流。出席成立大会的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姬鹏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王汉斌、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及有关的专家学者50余  相似文献   
2.
<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重点研究课题《当代中国立法研究》,经课题组三年来的调查研究,现已进入撰稿成书阶段。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所属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于1996年2月出版。  相似文献   
3.
<正>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在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迎来新的一年之际,本刊编辑委员会于2月10日举行全体会议,就1993年本刊如何积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对法学理论研究的导向作用,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权”被宣布为“资产阶级口号”,成为法学研究的禁区。1991年《中国法学》杂志发表评论员文章,率先在法学界号召高举马克思主义人权的旗帜,深入开展人权与法制的理论研究。与此同时,理论界、法学界开始打破禁区,人权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回忆这一禁区得以突破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 1993年10月19日,中国法学会召开在京常务理事会议,贯彻中央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大决定,座谈“反腐倡廉与法制建设”问题。会议由会长邹瑜主持,出席会议的常务理事有朱剑明、林准、佘孟孝、邹恩同、梁国庆、王家福、巫昌祯、宋树涛、杨福坤、孙延祜。中国法学会顾问梁文英、曹海波、余叔通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法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91年5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导下,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7.
陶威 《南风窗》2010,(5):96-96
本书是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教授在80高龄时独撰的一部专著,是著者自上世纪90年代迄今对此主题历年研究成果的系统化和深化。郭道晖教授原创性地提出的"社会权力"的新理论,这是基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国家—社会"一体化的格局被  相似文献   
8.
陶威(以下简称“陶”):郭教授,上次您在关于“权利本位”的争论的谈话最后,提到Z教授在《中国法学》1995年第4期发表的一篇批判性长文,引起了一场小范围的、局部的论战。你所讲的“小范围”“局部”是什么意思?郭道晖:(以下简称“郭”):这是说,由他挑起...  相似文献   
9.
<正> 1993年4月27日—29日,中国法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在京举行第二次会议。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任建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思卿及政法机关的其他领导同志,接见了与会同志,司法部新任部长肖扬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法学会于1994年11月8日召开在京常务理事会议。学习和讨论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由邹瑜会长主持,出席会议的在京常务理事有朱剑明、林准、俞雷、佘孟孝、邹恩同、孙琬钟、高铭暄、巫昌桢、宋树涛等同志,中国法学会顾问曹海波、余叔通和机关各部室负责人列席了会议。 与会者一致认为,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决定,是继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之后,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又一个具有全局意义和长远意义的战略决策。它关系着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命运。这一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