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国有企业存在三种行为主体理性:政府理性、经营者(国企单位领导)理性和职工理性。这三种理性行为彼此之间协调决定国有企业的现实交易行为目标。在国有企业产权交易中,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应当推广先进的产权交易竟价方法,充分发现买主和有效挑起竞争。同时进行“产权”的置换和“身份”的置换,通过企业改制解除“国家对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和“企业对职工的无限责任”。  相似文献   
2.
振兴东北中的扩大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个经济社会系统工程,各方面的改革都是重要的,但是不同方面的改革并不是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也不可能是同步进行的。振兴东北的首要目标要从经济增长转向扩大就业,不能把就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配套措施来考虑。目前有两个认识误区:一个是经济增长会自然解决失业问题;另一个是东北地区人口规模较大,而且面临新增就业人口的高峰,高失业率将是一个常态。扩大就业有4条措施:一是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是建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的核心;二是建立公平竞争、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降低-切阻碍劳动力流动的交易成本;三是补充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养老金和失业社会保障基金的不足是中央政府的援助政策的重点;四是解除对关键中间产品市场的垄断,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组织的演进。  相似文献   
3.
2001年,国有股减持被迫暂停暴露出许多问题。它表明,解决国有股减持问题不仅仅是非流通的国有股如何定价出售问题,而且是一个配套的系统工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问题是配套改革中的两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个经济体的持续健康运行是由经济体实施的发展战略、经济运行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制在于这三个要素的配置失当。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在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城乡结构、人口结构诸方面均已显现出类似于"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家的一些特征。为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我国必须把经济发展重点由强调速度转向结构调整,实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推动政府职能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5.
建立自由贸易实验区是党中央进一步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新举措,将极大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吉林省建立自由贸易实验区应以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为宗旨,实施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充分发挥金融业对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服务功能,全面开放吉林省的金融服务市场,加速推进中、俄、朝、日、韩、蒙的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建设能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制度保障、金融支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6.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长吉图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如何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已经成为长吉图开发开放能否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要素。为逐步建立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应当采取以下措施: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推动吉林省金融核心区建设,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争取投融资体制试点,发展投融资平台;加快推进人民币在中、俄、朝三国边境地区的区域化进程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