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正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实,同江市实施了"头雁引领"行动"、党建精品"行动"、先锋模范"行动"、凝心聚力"行动、"素质提升"行动。进一步优化党支部书记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建立农村后备干部信息库;探索开展军警地共建基层党组织活动,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明确农村党员带头遵守纪律、带头创业致富、带头服务群众、带头促进和谐、带头弘扬新风的"五带头"合格标准,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制定全年组织生活内容"清单",做到时间、内容、形式"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中,对自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提出的社会概念从经济关系的角度进行了充实和具体化,这表现在马克思并未从纯粹物质的角度看待劳动产品,而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劳动产品的社会意义。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在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中首次得到了明确,在第四个规定中进一步作了具体的说明。结束了对异化劳动的讨论之后,马克思又给自己规定了从社会角度讨论私有财产的性质的任务,表明了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理解私有财产的性质这一思想的彻底自觉,从而为后来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国内学术界通常认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初步确立起来的哲学唯物主义思想就体现在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命题之中。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的仔细解读,可以发现活动的个人,才是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点之所在。借助活动的个人这一原则的确立,马克思一方面克服了黑格尔的理性形而上学思想,另一方面直接超越了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思想,并为其后来从实践的角度展开对个人和社会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命题的含义及其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在这种个人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从人的活动的角度来理解人的类本质,就是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理解人的类本质。这样,人的类本质不再是什么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由人自身创造又不断超越的自我创生的过程,从而与本质主义的观点有了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一对亲密无间、在人生路上相互搀扶彼此温暖、一起走过风雨的老哥俩,突然有一日变脸“火拼”:身为老总的弟弟不堪忍受“白眼狼”哥哥敲诈勒索报案灭亲,身陷囹圄的亲兄义断情绝向“不仁”胞弟抛出“杀手锏”。  相似文献   
6.
止痢精防治仔猪白痢试验刘海江刘广海(山东省济南市畜牧兽医研究所250002)作者用外用抗菌药止痢精防治仔猪白痢,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达93.1%。1材料与方法1.1供试仔猪预防试验为长白与本地猪的二元杂交仔猪,13窝共153头,由历城...  相似文献   
7.
何志鹏  刘海江 《北方法学》2013,7(4):125-132
国际法领域约束规制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模式有四种,即全球性国际公约间接管制模式、区域性国际公约直接管制模式、国际政府组织约束管制模式及国际非政府组织自身管制模式。由于非政府组织自身国际法律地位的缺失,四种约束管制方式一方面起到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都存在缺陷。为了更好地使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除充分利用现有的规制模式之外,亟需制定全球性国际公约对国际非政府组织进行约束管制。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早年认为国家是最普遍的事物,并且可以把个人提升到普遍性的高度。但在《莱茵报》期间,面对因现实利益问题而产生的困惑,马克思开始重新思考国家的本质,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的命题。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人是社会存在物,即人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真正的共同体是以这种统一为基础的。国家则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相分离的产物,是"虚幻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刘海江 《学习月刊》2013,(10):60-61
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形态理论是最为人所熟知的原理之一,同时也是最不为人所理解、乃至引起误解最多的原理之一。因此,如何讲授好这一为大家熟知却未达到"真知"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目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作为一门传授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课程,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所具有的重要理论规定性。就唯物史观的第三章即"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这部分而言,包含了  相似文献   
10.
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之间的关系是本质和现象的关系。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所研究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三种经济形态本质上属于同一种社会形态即人的依赖性关系社会。三者的差异是量的差异而非质的差异。亚细亚所有制形式和日耳曼所有制形式的同质性决定了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既有可能走西欧式的资本主义道路,也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