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四伊利姆斯克起义前数月,一起最严重的西伯利亚起义开始了,这场起义席卷了外贝加尔地区的几个堡寨:乌丁斯克堡、色楞格斯克堡、伊利莫斯克堡和卡班斯克堡。巴尔古津斯克堡起义亦与这场起义有密切关系。这场起义于1696年2—3月份爆发,边疆省份的特点赋予这场运动多半是哥萨克运动的性质,哥萨克穷人参加表现得十分明显,农奴、逃跑的军役人员和当地部族代表(布里亚特人、蒙古人、通古斯人)均加入哥萨克穷人行列。起义者成分不一。与哥萨克穷困精兵一起参加起义的尚有深受督军独断独行之苦的操持家务的哥萨克,以及完全偶然到来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十七世纪西伯利亚俄罗斯居民中间的阶级斗争历史在历史文献中未能得到广泛反映。·A·斯洛夫佐夫和B·K·安德里耶维奇二人是西伯利亚历史的首批研究者,他们二人认为,人民群众的激愤不是别的,而是哥萨克匪帮头子犯下的累累罪行的一种表现。A··瓦西里耶夫认为,十七世纪末精兵起事的原因是因为有人想停止军事渔猎远征活动,是因为出现了似乎使哥萨克感到苦恼的不能尽职的局面。西伯利亚区域分立主义思想家H·M·业德林采夫全然否认西伯利亚人民群众有过社会目的明确的抗议行动①。这几位作者的意见目前只具有历史编纂学意义。··奥…  相似文献   
3.
1631年曼加泽亚运动是东西伯利亚带有阶级性质的头几次著名运动之一。“曼加泽亚骚乱”的全部变故情况已由C·B·巴赫鲁申详细研究过,因此无须重复。我们感兴趣的主要是这次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村社”的积极性。在西伯利亚阶级斗争发展史上,由村社这个组织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在曼加泽亚的反抗行动具有特殊意义,因为村社组织在日后西伯利亚阶级斗争尖锐时期,曾起过当地居民赖以试图使自己免受督军管理重压这样一个机构的重要作用。据C·B·巴赫鲁申的看法,曾号召同图鲁汉斯克“村社”团结起来的曼加泽亚“村社”的政治积极性,是由对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