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俄罗斯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群体——“转型性贫困者”,相对于转型前的贫困者可简称其“新贫”.这一群体不但成份特殊而且人数众多.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原苏联时期属于中产阶级核心群体的知识分子、国家公职人员和骨干技术工人.“新贫”的出现,使俄罗斯贫困人口的数量在改革初期一度达到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从“新贫”的社会职业以及生活特征来看,他们属于相对贫困或者说是边贫困.这一群体的产生反映了俄罗斯转型期制度体系中的深层问题,其中分配制度不公平、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保障措施缺失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是导致这一群体出现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一群体本身也存在着没有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等一些属于个体方面的致贫因素.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转型期间形成的巨大的贫富差距问题一直引人注目。本文介绍了俄罗斯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贫富差距的基本状况,以舆情研究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俄罗斯在贫富阶层间的矛盾位于诸矛盾之首的情况下社会得以平稳过渡的原因。本文从两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读:一方面是俄罗斯在转型过程中实施的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保障政策和措施的作用,另一方面则与俄罗斯社会阶层分化的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庄晓惠 《东北亚论坛》2011,20(2):98-110
俄罗斯由转型而引发的贫富差距问题,对社会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比如,道德规范下降,公民淡漠政治,公信力大大降低等。现如今,俄罗斯的贫富差距并没有消除,但整个社会形势却不断好转,人民的乐观情绪不断增长,国家也在稳定中不断走向复兴。从这些现实状况来看,俄罗斯社会似乎摆脱了贫富分化的纠结,已然超越到了另一个发展阶段。俄罗斯转型期的公共政策、阶层分化模式、阶层状况等一些措施与现实,不失为解释这两种情势变换更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