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自从Appel等人在1978年首次报道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简称CPV)引起的犬出血性肠炎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较快,但关于细小病毒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为了进一步研究、探讨CPV致病的发生规律,应建立相应的疾病模型,为此我们进行了本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 病料:采用具有典型CPV感染临床症状的病犬粪便及肠内容物。部分标本经密度梯度离心供电镜检查,其余标本置于-30℃冰箱中供人工感染用。 2.病料处理:取适量粪便及肠内容物标本,分别用pH7.4的PBS配成20%悬液。超声波350mA3分钟,然后3000rpm离心15分钟,弃沉淀,再8000rpm离心15分钟,取上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