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为了提高农村地区经济、文化、法制等方面发展所提出且实践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真正意义上维护农民群体的权利和利益,建立完善的法律援助制度很有必要。本文在深入了解河北省农村法律援助的需求情况之后,从农民收支、纠纷类型、法律援助知晓程度解析了农民参与法律援助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快农村法律援助机构和队伍建设的措施,通过引导社会政府财政倾斜法律援助、完善管理体制、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来完善河北省法律援助制度,建设法治型农村社会。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省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在为城市创造财富的同时,其合法权益的往往得不到相关保障。本文在对我省农民工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其权益保障中的主要问题及保障缺位的深层原因,并提出在立法、执法、司法层面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名  张严冰 《前线》2013,(5):17-19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为题,用一个相对独立的篇章专题论述社会建设,突出强调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创新管理是社会建设的关键手段,两者并举才能全面推进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受自身发展经验和受援国经历的影响,中国对外援助政策在援助理念和实践上与西方存在重大差异,并形成自身特色。鉴于这一差异的存在,对于当前西方提出的援助合作议题,中国政策界和学术界应深入思考,做好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开始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首要论坛,由此拉开了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序幕。然而,受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关系一系列新趋势、新特征的影响,G20自身的机制化困境也日益显现,成为其成长为"全球经济治理新架构"的重要制约因素。G20给崛起的中国提供了推进国际治理体系和平转型的抓手,中国应当充分利用2016年作为G20主办国的机会,努力推动G20的机制化建设,为和平发展事业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而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农村土地、养老、婚姻等方面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农民对法律援助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我国现存的法律援助模式,不能够完全适应和满足这种变化。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现有法律援助模式的分析,试图构建"一体两翼"的农村法律援助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美国霸权是冷战后世界秩序中最重要的特征。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中国崛起引起了人们对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广泛争论。奥巴马政府高调宣布“重返亚太”战略,中美之间围绕亚太地区的博弈愈加剧烈。全球格局/战略与地区格局/战略息息相关,本文立足对后危机时代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判断,对美国亚太战略的基本目标和政策手段以及中美关系的新博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乌克兰危机是当前最为引人注目的国际政治问题。本文概述了乌克兰危机的起因及发展过程,并从内部的特殊历史文化与民族矛盾、外部的地缘政治势力干预以及西方现代民主政治实质的角度,探讨了冷战后乌克兰政治民主化进程所遭遇的挫折及其原因。基于当前极为复杂的内政外交背景,乌克兰危机对中国发展带来诸多重要的启示:首先,非西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深受国际政治势力的影响;其次,民族和宗教问题复杂的国家实行民主选举制度更容易导致政治混乱乃至国家分裂;再次,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以一国的特定文化作为支撑;最后,选举不是解决中国当前发展面临问题的万能药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