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外向型经济的定义国内学术界对外向型经济的研讨尚无明确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定义.有的同志认为,产品与劳务面向国际市场的经济活动即为外向型经济.有的则把生产和销售的平衡突破国界称为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这一提法,始于七十年代.当时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将发展中国家按其对待开放的态度划分为"外向型经济"和"内向型经济"两组.其外向型的定义是国家既鼓励为国内市场生产,也鼓励出口,对两者一视同仁(实际上,大多数实行奖出限入政策).相反,内向型定义为国家的贸易与工业鼓励措施都偏向于国内生产,歧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只要有商品生产,就必然有竞争。”“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互相协作、互相支援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排斥竞争。”这是我党在中央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竞争,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谋求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不应也不可能闭关自守.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以换取外汇资金,进口制造品、中间产品和原料以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要,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有关经济发展的文献中,经常提到出口的不断增长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因素.问题是,象在中国、印度、巴西这样发展中的大国中这种关系并不十分显著.发展中的大国一般以国内市场为主,经济发展的内向程度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国不约而同地实行了内向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国家普遍接受了拉美经委会的发展主义理论,并据此来制订它们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对外贸易政策。发展主义的经济战略,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拉美各国自五十年代起普遍推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在贸易政策上,普遍实行高度的保护主义。二是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自六十年代中期起推行由进口替代与面向出口并重、并逐步转为面向出口的战略。与此适应,拉美国家在贸易政策方面有两种类型的改革。第一种发生在六十年代后期,其主要特征是:有选择地降低进口关税。为使出口商品多样化,在推动出口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拉美国家由于沉重的债务负担和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发展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各国政府相继采取经济紧缩政策,拉美经济已从石油危机前连续增长的高峰中降了下来,1986年,拉美国家国民生产总值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平均增长率还不到1%。如何使经济重新持续增长,是当今拉美国家面临的难题。以前,拉美国家的经济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外部资金。八十年代前半期由于拉美国家爆发了债务危机,国际资金市场对拉美借款者疑虑重重,不肯放贷,致使外资来源骤降。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促成的向拉美主要负债国提供的应急性贷款也只能缓解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