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哈贝马斯的新社会运动理论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运动理论,两种范式尽管在时代背景、结构根源、运动性质、运动目标、运动主体以及组织和斗争方式上存在显著的区别,但在总体性分析、结构主义路径、资本主义批判、解放主题等方面又有着很强的理论传承和亲缘关系。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社会运动理论范式态度的根源在于他由马克思主义者向左派韦伯主义者的转变,虽然他的新社会运动概念有着与马克思主义传统决裂的策略价值,但它同时意味着对社会运动预先进行错误的二分,这会导致一种概念上的束缚。鉴于当代社会运动中“旧政治”和“新政治”的彼此共存,将两种范式的理论解释优势结合起来,建构一种整合的社会运动理论来为当代社会运动提供更好的阐释则成为一种必需。  相似文献   
2.
徐步华 《理论月刊》2014,(5):110-113
非国家行为体和国家是国际社会中彼此相对的两类行为体。尽管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体系中发挥着日益增强的作用,但非国家行为体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是有限度的。从历史上看,非国家行为体的扩展和收缩是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和衰落相伴随的。非国家行为体也只有在一个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对国际互动的规则和国家单元的合法性有基本共识的国际体系中才会兴旺发展。由于主权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难以撼动,也由于国际社会和全球化的发展都是不可逆的进程,非国家行为体的活动深深地受到全球化、国际社会和主权国家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3.
冷战之后迅速勃兴的新一轮跨国社会运动,出现了运动范围的全球化、社会诉求的多样性、组织形式的网络化以及运动目标的去革命化等特征,这些都与以往的跨国社会运动形成很大区别。更为重要的是,当代跨国社会运动通过不断地冲击着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垄断"地位,推动非国家行为体走向全球治理的前台,促使国际格局向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以及促进国际规范结构的重构而推动着当代国际格局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全面地对英国国际组织外交的发展演变做了考察,将英国的国际组织外交分为借助国际组织支撑衰退中的大英帝国、以国际组织外交支撑"三环外交"、以及积极推进国际组织外交促使英国成为全球中心三个阶段,并逐一分析和研讨。在此基础上,对当前英国国际组织外交的新趋势作研究和分析,并进一步探索后冷战时期英国国际组织外交的国际动因及其作用与不足。  相似文献   
5.
浅析非政府组织在应对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环境政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斯德哥尔摩到哥本哈根联合国环境大会,非政府组织都是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与气候变化以及全球气候谈判中独立的和有价值的行为体,并且与国际政府间组织以及国家之间形成了密切的互动关系,而这种互动关系又影响和改变着全球气候谈判的进程,推动着以国家为中心的环境治理模式向多元中心的全球环境治理模式转变。与此同时,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影响的增强也给我国的环境外交提出了挑战,需要我们用新的思路来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