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袋鼠急性肠炎的病因及病理学观察徐麟木张建荣金铃(南京玄武湖动物园210009)徐福南谭勋(南京农业大学)1996年5月中旬,南京玄武湖动物园3只7月龄以下的袋鼠先后发生急性出血性肠炎,死亡2只,经诊断为球虫病并发的埃希氏大肠杆菌病。1临床症状患兽突然...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情况 多年来,我市某动物园人工饲养繁殖的3月龄以内的白枕鹤雏鹤,发生一种以肝脏表面满布灰白色粟粒样坏死灶、胆囊肿大为特征的传染病,其他水禽中亦曾发生过类似的疾病,而同群成年鹤未见感染和发病,据了解我国南方有些动物园,亦有此病发生,死亡率很高。 (二)临床症状 病鹤精神不振,羽毛蓬松,不愿活动,两翅下垂,不食,粪便稀薄,往往在1~2天内不及时治疗即死亡。  相似文献   
3.
(一)病史 大熊猫“蓉蓉”15岁,1983年来自成都市动物园,因饲养笼舍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曾发生过由熊猫蠕形螨(Demodex ailuro-podae)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经依佛菌素治疗好转后又复发相类似的皮肤病症状,再次用药未见效,经实验室诊断为由毛霉菌感染所致的皮肤脱毛症。  相似文献   
4.
犬瘟热病是危害犬科动物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大熊猫科、浣熊科等动物亦易感染。1982年春某动物园大熊猫发生了犬温热,相继熊猫馆的4只熊猫全发病,先后在一个月内死亡。后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和南京农学院等单位作病原检查诊断为熊猫犬瘟热病。现将临床症状与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一)发病情况 熊猫展出后,于当年2月初原有癫(疒间)病史的大熊猫首先出现似癫(疒间)症状,相继大小熊猫全发病,症状基本相同,病程5~7天死亡。 (二)临床病状 病初患兽异常兴奋,乱冲乱撞,有时可发出尖叫声,四肢僵硬,步态跄踉,运动失  相似文献   
5.
雌性大熊猫,27岁,已在动物园饲养23年。从1976年开始每年秋末冬初发生一次顽固性胃肠卡他,病程往往长达数月。主要表现精神萎顿,不爱活动,常将身体卷缩成团球状,两前肢抱头睡觉或低头静坐于笼舍一角落,运动量显著减少。食欲不振,偏食,有时仅能吃少量稀饭,拒绝吃竹叶或很少吃竹叶。大便不成团,常拉黄色软粪或稀粪便,粪便内混杂泡沫、粘液和未消化的食物,严重时大便有潜血,强酸性(pH值为5.5~6.0)。体质虚弱,被毛无光泽,每年9月份发病。病程为45~90天。  相似文献   
6.
以犬用犬瘟热(CD)弱毒疫苗接种从产地新引入南京市玄武湖动物园的2只小熊猫(A组),在接种后11个月内每月采血1次,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其体内抗犬瘟热病毒(CDV)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小熊猫接种后1个月时抗体效价已达1∶1000左右,2个月时效价最高,达1∶2000左右,而后缓慢下降,至7和11个月时分别约为1∶100和1∶20。同时检测了以前接种过同一疫苗的3只该动物园自己繁育的小熊猫(B组)和福州市动物园内的6只小熊猫(C组)的CDV中和抗体效价,其效价变化类似于A组。这些小熊猫在接种前均确认健康,在试验期间同样的饲养条件下未发生CD,提示犬用CD疫苗可用于小熊猫的CD预防,其产生的有效免疫力至少可持续6个月。  相似文献   
7.
野生动物跟家畜家禽不同,一是性情凶猛、野性大、二是胆怯害怕人。因此,不能像家畜那样容易接近和捕捉保定,对它们进行疾病诊治、串笼、运输、资源利用及科学研究等工作时,首先碰到的困难是如何安全有效地保定。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玄武湖动物园一只6月龄幼云豹患佝偻病。精神不振,行动迟钝,被毛逆立,消瘦,以后四肢弯曲,软弱乏力,呈现瘫痪状态,整天睡于一角,不能翻身和爬行。体温和体表温度偏低,食欲减退,喜舐食异物,有时大便拉稀,后期因吞入垫草而发生便秘。口腔色淡,齿根易出血,牙齿松动咀嚼乏力。针刺四肢痛觉反应不敏感。生长缓慢,后躯臀部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9.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 Sclater)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仅产于安徽和浙江某些山区,全国只有三家动物园饲养展出,某动物园一只黑麂已有饲养5年之久的成功纪录,1990年1月突然死亡,临床上除消瘦和营养不良以外无特殊症状,死后立即进行了尸体剖解,并取主要病变作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进行动物园野生动物疾病诊治、串笼运输、动物利用及生物学研究等工作,首先遇到的困难是保定问题。特别是猛兽狮、虎、豹等捕捉保定更为困难。国内近几年来用氯胺酮麻醉大熊猫已有成功的经验,而对老虎的麻醉,还未见有报道。我们为了找出一种对东北虎麻醉效果好、时间长、使用方便及安全幅度大的麻醉方法,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