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了兔圆小囊及其他肠道组织中产抗菌肽细胞的分布定位.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发现,产抗菌肽细胞在兔圆小囊的黏膜上皮、圆顶上皮以及淋巴组织的滤泡生发中心、圆顶区和帽区均有分布;在兔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圆小囊及其他肠道组织中的抗菌肽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阳性反应增强.免疫电镜细胞化学观察结果显示,除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异嗜性白细胞、巨噬细胞中存在抗茵肽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信号外,在淋巴细胞内也发现阳性反应信号,尤其是在圆小囊淋巴组织中的DNES细胞内发现抗菌肽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信号.表明圆小囊的DNES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可产生抗菌肽.  相似文献   
2.
用硝酸银反应法对 15、3 5和 60日龄健康兔及同日龄感染艾美球虫兔圆小囊内的嗜银细胞的分布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 ,随着健康兔日龄的增大 ,圆小囊内嗜银细胞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而同日龄兔感染球虫后的嗜银细胞数量增多 ,并成群成片出现于淋巴组织各处。表明嗜银细胞的出现及数量变化除了与兔日龄有关外 ,还与兔受到抗原刺激密切相关 ,即圆小囊内嗜银细胞的数量变化与兔肠道黏膜局部免疫有一定关系。提示嗜银细胞可能与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DNES)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