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中国政治   1篇
  200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基本特征马来西亚华侨的发展过程有着和泰国华侨的发展过程不同的若千特征。目前的马来西亚是一个联邦国家,它包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仍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马来半岛的直辖殖民地和保护领(即现在的西马来西亚)和婆罗洲岛北部的直辖殖民地沙巴、沙捞越两个州(即现在的东马来西亚)的版图,但不包括1965年从马来西亚联邦分离独立出去的新加坡共和国,因此,从行政领域看,马来西亚联邦包括了东马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特征泰国华侨发展的历史和其它东南亚各国不同,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第一,这个国家的多数民族泰族是从中国本土南迁到泰国的种族,而泰国的华侨主要是出身于广东、福建等华南地区,他们在人种上相近似,在语言、风俗、宗教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比较容易进行通婚和归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原题为《问题的提起》、是作者所著《华侨资本的形成与发展》(东京文真堂1980年版)一书的第一章。 李国卿一九一六年出生于中国吉林省,一九六三年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法学研究科硕士课程毕业,一九六七年同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博士课程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历任国际基督教会大学客座教授、贸易中心讲师,现任《太平洋经济评论》杂志论文主要撰稿人,“TwirCircle”驻日本特派记者等职。 《华侨资本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全书共分三章:第一章《问题的提起》是结论部分;第二章《华侨资本的形成》,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大致又可分为《总论》及《分论》两个部分,《总论》纵论华侨发展史的分期及各个时期的概况;《分论》分别论述东盟五国及印支三国华侨经济发展情况;第三章《华侨经济的展望》是结论部分,结合执笔时印支形势的发展,展望华侨经济的未来,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及主张。现先译出第一章(编者按:发表时对译文曾略加删节)其余各章以后将择要译介。  相似文献   
4.
《华侨资本的形成和发展》一书系作者长期研究东南亚地区华侨经济史的主要成果。书中对东南亚华侨在开发居住国经济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作了比较客观的评价。现由汪慕恒同志译述该书的主要论点,以饗读者。  相似文献   
5.
西班牙统治菲律宾虽长达三个多世纪,但对菲律宾本身的经济开发却几乎没有什么贡献。霍尔曼指出:“中国人和日本人是最先现实地把工商业的观念带给原住民的国民”,而成田节男则进一步点明:“西班牙人不得不依赖与中国人贸易的最重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开拓菲律宾的意志。他们的所谓开发菲律宾,仅是在马尼拉进行建设,创  相似文献   
6.
论亲亲相隐制度的合理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芹  李国卿 《前沿》2006,(2):116-118
“亲亲相隐”是我国传统法律思想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它在我国汉代到民国时期的法律中都有体现。然而,这一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价值理念,却在当前社会中日渐式微,且在我国现代刑事法律制度中销声匿迹。本文不但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其产生的来龙去脉,还从人性、法律效益、社会稳定三个方面揭示了其内在价值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