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独立初期,印度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农业形势。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根据国家农业委员会的报告,从英国人那里继承来的封建土地关系结构是使独立前印度农业陷入慢性危机的主要原因①。根据该报告,这一封建性的土地关系结构主要...  相似文献   
2.
光绪四年(1878年),一个叫黄楙材的名不经传的小人物,被清朝四川总督丁宝桢派往印度游历,“察看情形”。这是近代中国官方派至印度的第一位出访者。他在印度游历了许多地方,记有日记、剳记,绘制了五印度全图,归来后,又写了《游历芻言》一卷和《西徼水道》一卷送总理衙门存览。这次游历以新的感性知识充实和加深了中国人对印度的了解。在中国人心中,两国的距离因他的这次游历似乎一下就缩短了很多。丁宝桢安排这次出访是出于筹划西南边防的考虑,这在他向光绪皇帝上的奏折中说得明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印度从遥远的古代起,就有着活跃的文化经济交流和频繁的官方使节往来。这种建立在平等互惠基础上的联系,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同时在人民中间培育起相互友好的感情。然而,十五、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和南亚次大陆本身形势的变化以及西方殖民者随后的东来,使两国传统的对外交往,或者被政府明令禁止,或者在事实上成为不可能。在漫长的“禁海”和“闭关”的日子里,中国人与外界基本上隔绝,对印度的变化自然  相似文献   
4.
拉奥政府经济改革的理念是 :把经济增长放在第一位 ;经济增长必须兼顾社会公正 ;实现自力更生要在将印度融人全球化的浪潮中实现 ;重新界定政府职能 ,政府的任务不是管制而是有效管理 ;市场机制和效益取向原则同样适用于公营企业 ;与 80年代英迪拉和拉吉夫政府谨小慎微的改革相比 ,拉奥政府的改革愿望强烈而全面。拉奥政府的经济改革思想首先是印度独立后发展思想的总结与升华。其次是对世界经济理论和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回应。最后是自由化浪潮中印度理论家和政治家共同形成的印度特色的自由化改革思想。  相似文献   
5.
说起印度的改革 ,往往是指 1 991后拉奥的改革而把拉吉夫改革作为一个前奏。本文并不在这个问题上进行辨析和争论而是实事求是地对他的经济变革思想进行探讨 ,充分地肯定了他在增长和社会公正、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角色定位、自力更生、进口替代等根本问题上的开拓性见解 ,也分析了制约他思维的一些主客观因素。(一 )经济变革的制度性前提印度在“二五”计划时建立起以计划为导向的混合经济模式。选择混合经济 ,源于尼赫鲁的意识形态 ,他要藉此实现社会主义和自力更生的目标。不过最终分析起来 ,他的社会主义计划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一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