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全球治理趋势及其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各国的经济政治联系加强,这是否意味着国家将退出历史舞台,被全球社会所取代,建立超国家政府来协调各国的需求?笔者认为,这一提法,有一定现实可能性,但受到众多因素制约。经济层面,市场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建立,提供了全球治理的经济动因,但它自身具有无法克服的缺陷。政治层面,国内民间社会的发展日益超越国界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但发展中国家在面对国际市民社会兴起时保持谨慎态度,不可轻易放弃国家主权或不合时宜地削弱国家权力。意识层面,对世界共同价值观念的追求,作为国际事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而发挥作用,但民族意识仍是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仍是作出政治判断和行为的基本标准。不可否认,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现象,但全球治理描述了纷繁复杂现象的一方面,而没有囊括其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革命30年来,伊朗经济形势始终不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伊斯兰革命的不彻底性,及由此造成的伊斯兰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偏重精神层面,使生产关系未能出现根本性变革,因此很容易在此基础上重新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在不触动既得权势集团前提下进行改革,无论强调效率,还是强调公平,注定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3.
失去的十年:美国中东战略失败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前的“9·11”事件极大地改变了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走向,以“文明冲突论”为外交政策的理论指导,推行“武力反恐”和“民主改造”政策,引发伊斯兰世界反美情绪高涨。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原本是二战后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造成南北贫富悬殊的政治经济矛盾,而美国新保守主义却从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出发,过高估计自身力量推行“大中东民主”,使得美在冷战后本有可能进一步巩固中东地位变得影响力大不如前。奥巴马上台后,虽然明确放弃布什时期“文明冲突”理念,努力缓解伊斯兰的反美情绪,但已很难超越中东已有的现实,十年错误路线导致的“外交后遗症”不是“灵巧外交”短期内所能挽救的。  相似文献   
4.
沙特石油经济同时面临两大挑战:能源技术革命引发的结构性危机,以及国际油价下降带来的周期性危机。新形势下,沙特原有的"福利换稳定"模式难以维系,提出"2030愿景"及一系列后续改革措施,旨在实现产业多元化和经济转型升级。但由于经济改革动摇传统统治模式,经济计划的可行性仍待验证;社会改革触动"宗教立国"根基,改革真正落实仍将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9月30日以来,俄罗斯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目标持续发动空袭,这也是冷战结束以来俄首次在原苏联领土外展开重大军事行动,此举打破了美国长期独霸中东的局面,产生多重积极效果,但潜在风险也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6.
在伊朗核危机中,美伊矛盾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且具有结构性冲突的特征。美国不容忍伊朗核计划的主要原因包括:伊朗核计划对美国控制中东的战略形成威胁;美国倾向于通过战争等强硬手段维持对中东的霸权;布什政府有冒险主义倾向;伊朗特定的地缘位置使本国易成为美国打击的对象。伊朗不会轻易地放弃核计划,主要原因有:核计划已构成伊朗实现其地区大国梦想的标志;对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蔑视感;内贾德等新保守派生来倾向于推行强硬政策。在双方难以调和的情况下,伊朗核危机如何发展更多地取决于双方在具体条件下的实力对比和国家意志的坚定程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建设和改造的进一步深化,桂林市的旧城改造进入精细化作业阶段,改造的核心和重点逐渐转移,国有危旧房的改造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如何解决好国有危旧房改造问题,不仅关系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桂林老城市的物质生活环境,从根本上改善市民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等条件,同时也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市结构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径,更是直接关系到大批具有国企职工背景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与和谐社会的创建。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政治实践中,除了常见的线性因果联系外,还存在大量用常规经验和理性推导所难以解释的非线性现象.国际政治的动态发展;因无政府状态造成的目标与手段的背离;文化观念差异导致不同国家队统一事件的不同理解和处理;及国际行为体在国际事务中的能动作用,都使得国际政治的发展路向充满了变数和偶然性.在此,作者分别从滞后效应、指数放大效应、共振效应、临界慢化效应四个方面对国际政治现象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中东动荡中,海湾国家联手西方,积极干预部分阿拉伯国家内部事务,上演了一出当代版的"兄弟阋于墙"新戏。海湾国家的外交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该地区地缘版图破碎造成的依附性生存方式有着内在逻辑关联。在中东政治大转型背景下,海湾国家的这种外交干预重创了阿拉伯国家的自我整合进程,强化了该地区业已存在的软政权化和政治退化趋势。长远看,海湾国家这种外交行为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