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应用目前国内的布氏菌猪二号苗和羊五号苗接种山羊后,机体虽能产生抗感染免疫,但同时也产生常规血清学诊断抗体,特别是多次用苗后其血清抗体长期不消失,使得常规血清学诊断方法不能区分畜群中的自然感染病羊与菌苗接种羊,由此给布病的检疫、淘汰病畜造成困难。中国兽药监察所等单位于1982年开始研制布鲁氏菌无凝集原性菌苗,所筛选的制苗菌羊布鲁氏菌粗糙型M-111菌株具有免疫原性好、遗传性稳定、毒力稳定等特性;接种绵羊后保护率达到83.85%~100%(包括口服和肌肉注射免疫);接种动物不产生常规血清学诊断抗体(包括SAT、RBPT,CFT抗体);稳定性和血清学特性明显优于国外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改良的生长凝集试验从大量羊种布鲁氏菌菌株中选育出1株理想的无凝集原菌苗菌株(编号M-111)。该菌株为粗糙型,弱毒性,且遗传性状稳定。用M-111菌株制造的活菌苗对绵羊作免疫试验证明,保护率达69.23~100%。实验室和田间试验证明,M-111菌苗接种绵羊不产生常规血清学试验(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诊断抗体,因而有可能解决因菌苗接种而干扰对动物的血清学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