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200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有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越是发展,越需要加强宏观调控。但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宏观调控与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宏观调控具有实质性区别。本文从市场经济体制基点出发探讨市场经济运行中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财政金融调控。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深刻揭示了当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金融本质特征之一是高度发达的信用经济。负债运行是当代市场经济中微观主体的常态,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前提与制约保障。信用经济本质上是债权债务经济,并具有正负"双重"效应。信用经济的核心功能是以时间交错、空间重组的方式极大限度地将现有的暂时闲置的社会资源动员起来,使原有的经济实体规模在本不可能的基础上得以扩张;但这种经济的运行一旦在某个环节出现断裂并引发环环相扣的整体信用关系功能性断裂时,就会引发整个社会经济的连锁反应,使其原来对社会经济的加速度推动作用反方向运行,并由此产生对社会经济的加速度的破坏张力。发挥信用经济正效应,抑制负效应,需要遵循信用经济运行的基本平衡公式,保障信用经济运行的基本约束条件,即债务人的受信在数量、质量、时间上与债权人的授信相平衡,并以此构建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 战后西方各国在原有市场经济基础上相继实行了对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西方学者将这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计划管理的经济体制称为“混合经济体制”,而这种混合经济体制又以日本最为典型。从政府宏观干预经济的力度和计划管理的有效性上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也首推日本。对日本经济体制运行特色及其计划管理进行研究,可以得到一些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最早研究经济运行问题的应是魁奈。继魁奈等人之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从微观的价值决定、价格实现到宏观的社会再生产运动及其实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从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灾亡的客观进程。说马克思的经济学没有经济运行理论是不符合实际的。其实,《资本论》三卷通篇都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只不过马克思的研究任务和重心与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所进行的辩护性经济运行理论研究不同而已。客观地评论,马克思是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运行进行系统和科学阐述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