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本试验证实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在终末宿主体内发育是:尾蚴侵入皮肤后至第5天皮肤内发现童虫,其中1.5~2.5天皮内童虫最多,并在2.5天开始向肺组织移行,至第6.5天肺组织内发现较多童虫,第8.5天肺组织内童虫数明显减少,并开始向肝脏的静脉管移行。在感染后第12.5天,肺组织内已找不到童虫,肝脏内可找到大量童虫。在感染后22.5天,大量童虫定居在肝脏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同时发现部分配偶合抱的虫体。其结果表明: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的移行路线是由皮肤侵入后经静脉管入肺静脉后又随血循环进入肝脏,最终定居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这与日本血吸虫的移行路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
我们继研制“肝-15”之后,又合成了两种苯磺酰替苯胺卤代衍生物,并进行了对肝片吸虫的驱虫药效试验。试验表明,这两种药物对肝片吸虫成虫和童虫均有很好的驱杀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药品:(1)氯溴苯磺酰替苯胺,化学名为2-羟基3,5,6-三氯-2’,4’,6’-三溴苯磺酰替苯胺,试验室合成编号“肝-27”。本品为白色结晶状粉末,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熔点156~158℃。  相似文献   
3.
肝蛭净(化学名三氯苯唑)是一种合成化学药物,自八十年代初问世以来,许多国家的学者先后用以治疗牛、羊等动物的肝片形吸虫病。澳大利亚Boray等和Smeal和Hall,法国Dorchies等,瑞士Wolff等,英国Turner等,南非Essenwein均证明该药10mg/kg一次口服治疗绵羊肝片形吸虫2周龄的杀虫效果为87.4~1.00%,4周龄为99.2~100%,6周龄  相似文献   
4.
肝15号(F-15)是苯磺酰替苯胺卤代衍生物,于1983年由内蒙古兽医药品监察研究所合成,并先后进行了绵羊、山羊、黄牛、水牛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童虫和成虫的驱虫试验,结果表明对人工感染4周龄以上童虫和自然感染的各周龄虫体具有100%的杀虫效果,但未对1~3周龄童虫进行过驱虫试验。为此,我们于1990年7~12月在伊克昭盟东胜市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