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梦里芷江     
其一陆沉血雨大江流,飞虎长铩斩冠首。中美健儿英烈在,蓝天凝碧赋同仇。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80高龄的刘松岩先生来电话,说是不久将迁新居,有些"破烂儿"书籍对我或许有用,让我方便时取走。刘老是我敬重的著名山水  相似文献   
3.
榜书漫谈     
榜书,亦称"牓书",古名"署书",指题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来把用于牌匾上的大字通称"榜书",也称"擘窠书"。擘,划分,也含框格之意。原指刻印时在印章上划分的横竖界格。  相似文献   
4.
我从事书法教育三十余年,所教学生数以千计,正式受徒以周景林为先例,当时张世俊,杨再春、谷溪、刘铁宝等著名书法家均到场祝贺。今天景林书法作品成册,邀我作文,我略谈感想,权以应命。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汉字除具有实用性以外,还具有特殊的艺术性,这是它之所以独立于世界各国文字之林的重要原因。书法虽然不同于其它艺术形式,如绘画、摄影、雕塑、戏剧、舞蹈等可以直接表现世间万物,人生百态,但却可以通过点画、结构、章法的合理搭配使人们得到美的艺术享受。人们观赏王羲之的《兰亭序》,可以想见晋朝士大夫的闲适、玄虚、平和、冲淡,而瞻仰颜真卿的《祭侄稿》则无不被他那悲愤、痛惜、忠烈、刚正所感染。  相似文献   
6.
书法艺术领域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人日日临池,笔不停挥,经年累月,但其书始终未能免俗;而有人无暇每日染翰,书艺却日有所长,超凡脱俗,终成大器。二者的分野,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人品与学问是最起作用的两个因素。人品情操高尚,审美取向高雅,下笔自然不落尘俗。腹有诗书,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扑面而来。探寻张世俊先生攀登书山之路,即可印证吾言不谬。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汉字之所以独立于世界各国文字之林,最重要的原因是,汉字除实用性外还具有艺术欣赏性。参观书法展览,林林总总,形式不一,多姿多彩,或小巧玲珑,或大刀阔斧,或古拙苍劲,或清新秀美,或沉雄厚重,或飘逸潇洒。总之,凡优秀的书法作品,都能给人以高雅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8.
墓碑与墓志     
前不久北京某报载文“‘曹雪芹墓石’之再说”云“史树青,傅大卤两位专家说,这块石头根本就不是墓碑,是墓志、墓石”。不知是文章作者记忆之错还是两位专家鉴定之误,其实这块石头不是墓志而是墓碑。碑原指没有文字的坚石,其作用有三:一、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上当碑南陈”,《郑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景即影——作者),引阴阳也”。二、竖于宫庙大门内拴性口。《礼·祭义》:“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卿大夫序从。既入庙门,丽于碑。”《郑注》:“丽犹系也”。最早的碑上有圆孔,名日“穿”现代汉语“通过孔洞”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