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用生物解剖镜、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骆驼喉蝇蛆( Cephalopina titillator) 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并阐述了各期幼虫的寄生特性。指出Ⅰ期幼虫是以体前、体后及体侧对称分布的丛状刺为特征,主要寄生在鼻窦、额窦内;Ⅱ期幼虫形态类似于Ⅲ期幼虫,体部各节开始出现柔软、色淡的锥状突雏形,主要寄生于鼻窦、鼻腔及咽喉部;Ⅲ期幼虫以环绕于各节背腹面、大而扁平、尖端指向后方的锥状突为特征, 该期幼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鼻腔、咽喉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往坐骨神经封闭方法存在的一些缺点,找到一种能使分布到后肢的整个坐骨神经受到封闭的方法,而且操作方便,不需要特殊器械,有利于临床的广泛应用。 动物、器械和药品 健康蒙古牛6头。年龄1~11岁。用16.5cm的长针头1个,采用针头1个,50ml注射器1具,2%、0.5%的盐酸普鲁卡因。  相似文献   
3.
1995年4月至1996年12月,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3个旗15个苏木(乡)13个驼群的869峰双峰驼进行了驼喉蝇蛆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原是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的驼喉蝇(Cephalopinatitilator)的各期幼虫。其成蝇一般出现于6月初,7~8月为侵袭高峰,9月末消失。该蝇幼虫的感染率为96.20%,平均感染强度为16.7条,最高的达36条。幼虫主要寄生于驼骆的鼻腔、鼻甲及咽喉等部位,并引起相应部位的炎症。驼喉蝇蛆病的流行除与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宿主因素密切相关外,还与该地区的经济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骆驼喉蝇( Cephalopina titillator) Ⅲ期幼虫在自然条件下羽化为成蝇后,其翅脉的 M1+2 脉末端呈蛇形弯曲,该弯曲呈云雾状的模糊线条,与R4+ 5 脉汇合后形成闭合的约呈直角梯形的2R5 室。室末端上方具柄,该柄短于rm 横脉,几乎呈直角自R4+5 脉弯向翅前缘。骆驼喉蝇每年6 ~9 月为成蝇出现期,雌蝇将幼虫产于骆驼的鼻孔及其周围,以后幼虫寄生于鼻腔、鼻窦、额窦、咽喉等部位。  相似文献   
5.
驼喉蝇(Cephalopinatitilator)幼虫寄生于双峰驼的鼻腔、鼻甲及咽喉等部位,其成蝇出现于5~9月,在7~8月达到高峰。对被感染骆驼的剖检表明,寄生于骆驼体内的幼虫在当年6月到来年3月主要以Ⅰ期幼虫为主;3月下旬以Ⅱ期幼虫为主;4月下旬则以Ⅲ期幼虫为主,并开始排出体外进行蛹化,然后进一步羽化为成蝇。幼虫于5~6月在土深为5~10cm,平均地温为29℃,地表湿度为24%~28%的条件下,羽化成蝇的时间为19~21d。该蝇的整个生活史以1a为一个繁衍周期,幼虫在骆驼体内寄生9~10个月。雌性成蝇一次产幼虫50~80个,一生共产800~900个,其寿命为2周左右,雄蝇的寿命更短。  相似文献   
6.
药物驱杀双峰驼喉蝇蛆一期幼虫的效果观察1)李云章朱永旺2)吴海鹰2)邢振贵杨晓野汤生明2)焦兴刚2)(内蒙古农牧学院动物医学系呼和浩特010018)作者将自然感染驼喉蝇蛆一期幼虫的双峰驼30峰,随机分成3组,Ⅰ组灌服虫克星,Ⅱ组肌肉注射碘硝酚,Ⅲ组不...  相似文献   
7.
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双峰驼喉蝇蛆病是由狂蝇科喉蝇属的骆驼喉蝇(Cephalipinatitilator)的幼虫寄生于骆驼的鼻腔、咽喉等部所致,给养驼业带来较大危害。为了有效地防治该病,1995~1997年在研究双峰驼喉蝇生活史及生活习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