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人本主义视阈下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雅丽  钟向阳 《前沿》2013,(9):120-121
师生关系是研究生教育活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目前,受到我国社会变革和规模扩增的影响,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从人本主义教育观来看,由于以生为本观念的淡薄和教育情感目标的缺失,使得研究生与导师关系难以和谐,因此,需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型的新型师生关系。导师为此要与研究生建立双主体"对话"关系,并由教育者转化为"促进者"。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心理素质与自杀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大学生健康登记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人格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等量表对2002—2005级近2·7万名大学新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并对2002—2005年广东省高校自杀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整体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下降趋势,自杀有上升趋势,文章认为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心理教育等正面教育,健全对具有自杀意念学生的测查及危机干预长效机制,完善学生—家庭—学校“三结合”的联动心理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学生健康登记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人格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等量表对2002 ̄2005级近2.7万名大学新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并对2002 ̄2005年广东省高校自杀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整体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下降趋势,自杀有上升趋势,文章认为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心理教育等正面教育,建全对具有自杀意念学生的测查及危机干预长效机制,完善学生—家庭—学校“三结合”的联动心理教育机制,以推动高校心理教育的纵深发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维护高校稳定。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外有关爱情理论,结合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规律,设计出系统的大学生恋爱五步团体辅导方案,并加以实施。结果发现,该方案能提高大学生恋爱素质,增强大学生的正确认识,降低异性交往焦虑,提升异性交往的能力和信心。实验证明,大学生恋爱五步团体辅导方案具有科学有效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朋辈心理辅导受到我国高校重视程度的日渐增加,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则成为朋辈心理辅导实施的关键环节.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开设系统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课程,普通学生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与资质要求更高;大学生对朋辈心理辅导课程的参与度普遍较高,但实际上提供的系统培训却远不能满足需求;大学生认为朋辈心理辅导课程是一门以促进自我认识和发展为主要目标,以训练辅导技巧为主要内容,以体验式为主的多种教学形式的课程.据此,构建的朋辈心理辅导员体验式培训课程模型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518名大专院校学生的压力类型,压力释放方式和应对方式,以及应对方式与压力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发现压力释放方式中既有常见的较健康的释放方式,也存在较极端的不健康的释放方式;应对压力的问题解决策略有助于心理健康维护和压力的减缓,情绪调适策略有利于心理健康,却无助于压力的减缓,其他策略既不利于心理健康也无助于降低压力。大学生惯用的压力释放和应对行为并不是全部有助于压力的缓解和健康的维护,高校应采取措施对大学生释放方式和应对方式进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7.
自1981年以来,我们对江西赣南一些地区流行的耕牛“红皮白毛症”作了较系统的研究,确诊为耕牛钼镉中毒综合症,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随后,我们又初步调查了这些地区钼镉污染对猪的危害状况,发现污染区的猪虽然临床上无明显异常,但体内某些脏器具有与钼镉中毒牛极为相似的组织学病变,为了进一步证实钼和镉对猪的毒性作用,寻找解除这种毒性作用的有效办法,我们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情况。方法: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广州市某高校86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93%的学生认同心理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8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需要心理咨询;遇到问题时,大学生主要求助的对象是同学朋友,或者自己解决;大学生中愿意接受心理咨询的比率为40%;接受过心理咨询的平均比率是9%,而且比率随年级增长而增多;对咨询效果的满意率为73%。结论:大部分大学生认同心理咨询的重要性,但是真正遇到问题寻求心理咨询的学生较少。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不同,需要针对性别和年级开展相应教育和辅导,提高心理咨询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