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1974年埃及与美国复交后,两国关系发展势头迅猛.到萨达特执政末期,埃美已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981年10月穆巴拉克执政以来,埃美关系依然呈现全面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历经十年的不懈努力,由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彭树智教授主编的<中东国家通史>已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面世.这套系列通史是西北大学"二一一工程"建设项目,同时是中国中东史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阐述了中东18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演变,共13卷:<阿富汗卷>、<沙特阿拉伯卷>、<以色列卷>、<伊拉克卷>、<巴勒斯坦卷>、<土耳其卷>、<伊朗卷>、<埃及卷>、<叙利亚和黎巴嫩卷>、<也门卷>、<约旦卷>、<塞浦路斯卷>和<海湾五国卷>.<中东国家通史>的作者都是在相关领域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多年的学者与专家.这套系列通史的问世,标志着在中国有了一套由中国人自己撰写的中东国家通史.纵览这套系列通史,笔者尤其感到它有下列两个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与穆巴拉克的治国方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穆巴拉克治国方略是埃及领导人穆巴拉克20余年治国实践的理论概括与总结。其基本目标是埃及实现现代化,具体内容包括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体制、以民主化为主要特色的政治现代化和平衡外交思想等方面。穆巴拉克治国方略是埃及应对全球化与国内危机的产物,是对前任萨达特治国路线的继承与发展。它顺应了全球化的基本要求,在具体实践中,正负效应兼备,但在总体上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学界关于六日战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色列、英国、美国等国,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六日战争爆发的因素。这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主要研究点包括地缘、水资源争夺、领导人、萨穆事件、苏联假情报、报复袭击与核武器升级等因素。二是六日战争对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影响,其中对阿拉伯国家影响的研究集中在惨败的原因,对阿拉伯国家经济政治与心理影响等方面。此战对以色列的影响是学界探讨的重点领域之一,主要集中在以色列大胜的原因、对以色列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三是六日战争与中东国际关系,主要包括六日战争与美国和苏联的中东政策调整、对中东国际关系的影响。总体来看,国内外学界对六日战争的研究成果丰硕,国外学者的研究要比国内学者更深入;以色列学者研究深入,而阿拉伯方面研究相对薄弱。在借鉴时需注意辨析以色列和西方学者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哈马斯的自杀性袭击者主要是青年男性。主要动机有:为个人报仇、宗教献身、报复以色列的行动、反对巴以和谈等。哈马斯发动自杀性袭击,有复杂的社会原因:首先,巴勒斯坦人的悲惨遭遇,成为滋生自杀性袭击者的温床;其次,巴勒斯坦人对自杀性袭击的高度认同,为哈马斯的自杀性袭击提供了深厚的民意基础;再次,对和平进程的失望,使巴勒斯坦人转向暴力;最后是宗教因素。哈马斯的自杀性袭击,导致巴以陷入以暴抑暴的恶性循环之中,但加强了哈马斯作为抵抗组织引领者的地位;促使巴勒斯坦殉难文化流行,激励着许多巴勒斯坦人走上自我牺牲之路。哈马斯等其他巴勒斯坦派别的自杀性袭击难以根除,其根源还在于巴勒斯坦人对现实的绝望与巴勒斯坦问题的久拖不决。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人类文明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现象,许多学者甚至将它与文字、铜器一起视为文明起源的标志。因此,城市史是中外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东也是世界城市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7000年,巴勒斯坦就出现了世界历史上的第一座城市———杰里科(即《圣经》中的耶利哥)。然而令人有些遗憾的是,中东城市史却长期没有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因此,当近期读山西师范大学车效梅教授的新作《中东中世纪城市的产生、发展与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下引文只注页码)时,颇为欣喜。该著系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专门…  相似文献   
7.
越南是我国依山带水的邻邦,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与我国息息相关,是学界东南亚研究的重要领域。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是国内越南研究的重要阵地,多年来成果累累。近期问世的由国内越南史研究的前辈戴可来教授和中青年学者于向东教授合著的《越南历史与现状研究》(戴可来、于向东,2006),就是该所主要成果的集中汇编。  相似文献   
8.
1967-1987年间以色列占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对巴勒斯坦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政治上,以色列试图永久控制两地,否认巴勒斯坦人的合法生存权,导致巴民族意识增强,反以斗争风起云涌;经济上,以色列控制两地经济发展,造成两地贫穷落后且经济畸形发展;以占领还使巴社会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陈天社  胡睿智 《西亚非洲》2023,(2):140-155+160
非政府组织活跃于巴勒斯坦社会领域,主要缘于以下背景与条件:一是巴勒斯坦人的现实迫切需求;二是巴勒斯坦各方的政治需要与支持;三是伊斯兰传统的慈善文化的影响;四是以色列的默许。在巴勒斯坦,非政府组织主要在慈善与救济、医疗卫生、教育、环境等社会领域开展活动,其活动基本上可以归类为公共基础社会服务性质,其活动资金来源多样,但高度依赖国外援助。从长时段看,非政府组织在巴勒斯坦社会领域的角色多元,既是政府职能缺失弥补者与基础社会服务提供者,还是扶贫济困者,也是国际援助联系者。总体看,非政府组织在巴勒斯坦社会领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也面临自主性作用受限、以色列和西方国家的压力等挑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