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83年5月至6月间,我省某养殖场饲养的幼鹌鹑陆续发生死亡,通过对其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分离鉴定和人工发病试验等的调查研究,确定为鹌鹑烟曲霉菌病,现介绍于下。 (一)流行情况 该场于5月下旬从外地购进10日龄的健康鹌鹑1000只,并饲养在一间1日房内;1日龄健康鹌鹑5000只。养在一间建成不久的新屋内,地面均铺木屑饲养,二间房  相似文献   
2.
目前采用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有效好的预防效果。但是近年发现其对哺乳仔猪的免疫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为了探讨这一问题,一些单位进行了免疫程序研究和仔猪不同日龄的免疫效果试验,但结论不一。这些研究的基本出发点都是根据仔猪哺乳后,与母乳中得到猪瘟母源抗体,而母源抗体能中和疫苗抗原从而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所以,如何排除母源抗体对仔猪免疫的干扰,已成为兽医界十分关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尤其多发本病,由于家富感染率高(特别是猪),因此对人的危害极大。目前国内外对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仍以显微凝集试验(MAT)为主,但MAT必须经常传代保存一套标准菌种,并以活菌操作,需在暗示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比较麻烦,而且不能达到快速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应用石蜡切片、超薄切片、电镜超微结构观察、血清学等技术,对IBD人工发病鸡的法氏囊病变进行了动态观察,揭示了IBD病毒可使鸡群对各种疫苗接种免疫效果降低,并对其他疫病易感性增高的机理,提示用高免抗体被动免疫治疗本病效果优于疫苗紧急接种。此外明确了琼脂扩散试验(AGP)检测病鸡法氏囊内IBD病毒抗原方法可用于IBD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1983年,我们在禽病调查中,发现不少地区的7~10日龄雏鸡经Ⅱ系鸡新城疫弱毒疫苗滴鼻或F系疫苗饮水免疫后4~10天,大批发病死亡。从4个发病鸡场和专业户,采集了86份材料,经病理解剖、切片、细菌学检查,双相血清测HI抗体,分离病毒和毒力测定,确诊为鸡新城疫病。 (一)临床症状和解剖变化 7~10日龄雏鸡Ⅱ系或F系疫苗免疫后,一般4~10天发生新城疫病,最早在免疫后1天,最晚80天,死亡率约50~90%。病初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如气喘,气急,有罗音,时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