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亚欧加强经济合作的背景与问题海南大学经济学院黄景贵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早已有之,与其它大陆相比,这种交往是既多且早,并且是世界五大洲中地理上唯一紧密相连的两个大陆。现在,西欧国家已发展成为拥有15个国家的强大经贸集团,而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2.
在2002年11月8日召开的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要实现的第三步重要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一、经济特区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社会主义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是加快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新路子和有效途径。18年来经济特区依靠中央给予的带有“含金量”的特殊的、优惠的政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改革,促进了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4.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本经济中心主席金森久雄在莫斯科出版的《日本奇迹与苏联经济改革》一书中,就如何协调国家与私营部门的关系、保持国家干预与维持私营部门的积极性和独立性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他认为,战后日本经济不同于西欧与美国经济,虽都为市场经济,但有着更高程度的国家参与和干预,这是40、50年代和60年代日本经济的明显特点。不过后来国家参与的规模减小了,且从80年代开始主张加强私营部门独立性、削弱国家干预的意见占了上风,但至今日本经济仍保留着国家与私营部门的和谐关系,成为西方世界国家中与私营部门保持和谐关系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关于经济特区要不要“特”、应不应该继续“特”、如何继续“特”的争论引起了国内国际的关注,从专家学者到政府官员,从地方民众到中央高层,都对这场争论极为重视。特别是,到1995年底中央确定的给特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已基本到期,也就是说,从1996年开始,许多减免关税的优惠政策已不复存在。靠优惠政策启动和起家的经济特区怎么办?经济特区怎样“特”下去?下一步如何发展?本文将对此作些探讨。 一、经济特区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980年中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加快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新路子和有效途径。17年来特区依靠中央给予的带有“含金量”的特殊而优惠的政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改革,有力地推进了特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特区经济依靠政策优势得以迅速发展。进入90年代后,随着中央改革开放战略的重大调整,出现了特区不特的新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特区将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当你读了再造体制优势:经济特区的出路选择一文后,将会消除疑问。  相似文献   
8.
海南各市县旅游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采用聚类分析法,结合海南各市县旅游低碳经济的因子得分对其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定位各市县旅游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旨在找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提升海南整体旅游低碳经济水平。并针对评价结果、海南旅游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海南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为主体的经济特区,全省上下应将“三农”放在议事日程的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央和海南省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解决海南的贫困问题,但扶贫的实践表明,在实施扶贫过程中存在着扶贫方式不当、扶贫效率不高、扶贫效果不佳的问题,为此需要对原有的扶贫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以杜绝扶贫腐败,防止扶贫资金的流失,以达到“不能把贫困带入21世纪”的政治目标。  相似文献   
10.
黄景贵  高莹 《新东方》2010,(6):7-14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特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可以说,经济特区是中国社会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启动社会转型的必由之路;是自上而下完成转型社会制度变迁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