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血浆中的游离氨基酸是氨基酸在各组织间转运的主要形式,在正常情况下,它的浓度虽然不高、变化不大,但更新迅速。在病理状态下,随着各组织内氨基酸代谢的改变。血浆游离氨基酸在各组织间的转运也发生相应改变。牛小肠扭转后各重要器官和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和细胞损害,在糖、蛋白质和脂质代谢上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特别在病演进入中期以后这些剧烈变化在血浆游离氨基酸的转运上也会反映出来。因而研究其在小肠扭转全病程中的动态变化,探讨其机理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在牛的肠阻塞中,十二指肠阻塞占有一定比例,据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区报道约占17.8~37.8%,个别地区高达56%。十二指肠阻塞在发病前除有饲喂劣质粗纤维饲草或舐毛史外,往往在饲喂或使役中突然发生;发病后,病情变化快,非手术疗法多半无效,死亡率几乎达百分之百。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人工模拟自然病症,探讨临床病例的性质,详细观察临床症状的动态变化,以及尸体剖检等,为早期确诊、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牛的小肠钳闭发病急剧,变化迅速,死亡率极高。尽管我们尚未查到有关牛小肠钳闭后发生的酸碱紊乱的材料,但根据内藤善久、孙长美等对小肠套叠、小肠扭转等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的结果,这类有肠系膜血行障碍的机械性肠梗阻在发病后引起的酸碱紊乱往往是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糖代谢有其独特的规律,牛肠扭转后出现血糖升高在国外文献中虽有提及,但研究牛十二指肠阻塞后糖代谢紊乱的发展规律,并探讨其原因,在临床上仍有重要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黄牛6头,来自淮阴地区。十二指肠阻塞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测定时间见急腹症研究Ⅱ(江苏农学院学报, 3(1),1982)。  相似文献   
5.
家畜体液的酸碱平衡,即内环境稳定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必备条件,是保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反刍动物十二指肠阻塞后发生代谢性碱中毒,国外早有报道,但进一步了解这种紊乱是单一的还是混合性的、发生速度、程度等动态变化,在临床上有重要价值。这种病牛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有呼吸数的减少,从而也有必要测定血氧的动态变化。期望通过这些研究能从机理上获得解答,为临床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牛的小肠扭转和钳闭根据我院附属兽医院1957~1981年间的病案统计,在牛各类肠梗阻166例中占27例(16%)。据了解本病在江苏其它地区和山东等省也有发生,且近10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国内有关本病的报道较少,可见是牛类急腹症中还未被重视的一种疾病,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牛发生小肠扭转后病情急剧,病程短促,转归复杂,在牛的各类肠梗阻中死亡率也最高。对本病所引起的酸碱紊乱进行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 本研究所用实验动物和观测的方法及血样的采集和检测方法均与《黄牛实验性小肠扭转和钳闭的临床观察》(见本刊1982年第9期)一文中的A组相同,但由于血样检测次数较多,将实验所得数据仍分为6期统计,以利于了解全过程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