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1.
乔飞 《湖北社会科学》2012,(10):115-118
晚清时代,由于基督教传播而发生的教务教案,对晚清中国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均产生了相应冲击。原先完整、独立的立法权受到西方国家的瓜分与限制;地方政府对教民的管理权部分被传教士获取;官员的选拔、考核标准与任免、处罚事由逐步与教务教案问题相联,教务教案问题成为清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涉及传教士或教民的诉讼,清政府常常难以独立行使审判权,中国的司法主权因此受到西方势力的分割。  相似文献   
2.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的持续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中央立足于当前克服困难、化解风险,着眼于长远发展、科学发展,提出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广西采取有  相似文献   
3.
武穴教案的背后有复杂的法律文化原因。从起因看。反映出民众的法律思维偏重于感性思维,程序法律意识欠缺,对隐私权缺乏尊重和理解。从案件的审判过程看,反映出中西法律文化的巨大差异:中方侧重于保护官员、惩治平民,英方强调官员的法律责任;中方习惯于政治处理,英方倾向于法律处理;刑罚方式上中方使用肉刑。英方认为太野蛮残酷。  相似文献   
4.
乔飞 《当代广西》2009,(7):16-18,24
初春南国,寒冷依然。 然而,一场意在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创业就业能力的“春风行动”却让八桂百姓如沐春风,“春风过处”,八桂大地春意盎然。  相似文献   
5.
乔飞  范忠信 《时代法学》2009,7(2):23-29,44
古代以色列王权的行使受到法的制约。古代以色列的法包括摩西成文律法和不成文的先知命令。扫罗王违背法律导致王位被废。古代以色列法律对王权的制约通过制度完成,表现为组织形式上权力分立,权力运行中先知、祭司两种神职权力根据律法对王权进行制约以及百姓长老等地方势力根据律法对王权的制约。制约主体能够依法制约王权最终是由于法律在古代以色列具有至上权威,而法律的最高地位来源于希伯来一神信仰。  相似文献   
6.
乔飞 《学理论》2012,(10):126-127
当代河南的医患纠纷,很多仍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诉讼中,当事人一般提起侵权之诉。河南各地法院在审理医患诉讼案件时,侵权的归责原则、诊疗行为与损害结果间的因果关系、证据材料的司法鉴定、患者的精神损害赔偿等法律问题涉及最多。  相似文献   
7.
清末扬州教案的处理中,英方要求清政府对其传教士受到的损失进行"赔偿",然而中方视给予英方的经济补偿为"赏恤"。对经济补偿这一法律行为的理解不同,反映了中西法律文化之不同。"赏恤"是基于在上者对在下者的恩赐与怜悯,反映了专制体制下的官民关系;"赔偿"则是基于平等的法律关系而发生的,是行使法律义务的表现,反映了法治社会中当事人之间平等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8.
乔飞 《求索》2012,(5):48-50,64
晚清梨园屯教案中,民教双方为争夺玉皇庙地基产权,先后进行了五次诉讼。产权纠纷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中西法律文化内容。西方强调当事人之"权利",清政府重视国家之"权力";教会强调少数人的权利自由,中国民间主张多数人的意志至上,教会法与中国民间法呈现出"理性"与"情感"之冲突。中国民间社会的法律心理具有"集团本位"色彩;在梨园屯,这种法律心理的形成与民间的神祇信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圣经》记载的以色列王国的政治权力分为三部分:王权、祭司权与先知权;权力之间有制约关系,特别是王权受到祭司、先知权力的制约;各权力主体在律法之下行使权力,政治模式体现为法律之治与神权之治,以色列王国是主权在神的"宪政"国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