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种部队被称为“将军手中的短剑”,无论是全面战争,还是低烈度局部冲突,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毫无疑问,美国拥有世界上组织最完善、装备最先进、实战经验最多的特种部队。他们在特种作战领域显然拥有第一发言权。因此,美国军事专家对外界知之甚少的中国特种部队的评估就有其特殊的价值。本文节选自泽维尔·G·史密斯海军少校于2005年6月发表的《中国特种部队与完整的非常规作战任务发展》。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浮空雷达浮空器是指利用轻于空气的气体来提供升力的航空器。依照工作原理,浮空器可分为飞艇、系留气球和热气球,其中飞艇和系留气球是军事价值最高的浮空器。飞艇和系留气球的主要区别是飞艇比系留气球多了自带的动力系统。飞艇分有人和无人两类,也有拴系和未拴系之别。浮空器雷达系统,是以飞艇、系留气球等浮空器为载体,将雷达天线系统、发射机、接收机升至几百至几万米的空中,使其不受地球曲率、遮蔽物和地面气流影响的雷达系统。由于具备了空中优势,浮空器雷达的探测距离远超过地面雷达,对超低空目  相似文献   
3.
本文于2005年10月10日由美国《国际评估和战略中心》发布。作者理查德·费舍尔是保守派中国军事专家,曾在美国传统基金会担任亚洲研究主任,目前是美国政府智囊团——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副主任。本刊刊发此文并不代表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文中充满中国威胁论的论调,还望读者在阅读时有所鉴别。  相似文献   
4.
程序公正的法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君  陈建华 《中国律师》2002,(12):62-63
在一个现代民主法制的社会里,我们每天都在探讨透明度和知情权的问题,中国加入WTO也同时承诺了履行WTO关于透明度的规定(外经贸部咨询局的设立)。然而,透明度或知情权无非是人们企盼权力机关在制定政策、规章,执行规章、制度时,更加民主一些、透明一些,知情权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充分行使监督的权利。无论是当今热点中的铁路票价上浮而引起的听证会,还是目前居民小区因规划变更而引发对规划局的质疑,以至土地市场从协议转让到招标、拍卖的公开交易等等,都在重复着一个公正、民主的话题。事实上我们无法回避现实社会中的腐败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丹东市振安区委着眼于建立和完善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的要求,在城区开展了区直部门党组织联系社区党组织、机关党员联系社区党员群众的“双联”活动,实现了区直机关与社区党建资源优化整合、双赢互补,提高了区直机关和社区的党建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建立的是一种以英国议会制为蓝本的君主立宪政体的议会内阁制的政权组织形式,相比《钦定宪法大纲》相对进步。其初步确立了宪法的制定、修改、颁布等相关制度,在中国第一次使宪法具有了形式上的根本法意义。但是,由于君主权力没有被完全虚化,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丹东市振安区委组织部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规范村级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程序入手,制定了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四议一审”制度:一是村干部动议。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从全村发展大计出发,提出需要民主决策的议题。二是联席会合议。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组织村“两委”干部对建议进行讨论完善.提出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8.
2002年3月,梁某因故意伤害罪被某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4年执行。在缓刑执行期间(即2005年4月),梁某因为他人保管了一支仿制手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公安机关又以梁某"不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批准了梁某取保候审的申请,梁某即回到了原籍继续执行其四年缓刑。2007年11月,在梁某"判3缓4"刑罚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丹尼斯·J·布莱斯科,美国陆军退役中校,曾于1992—1996年间在北京担任驻华陆军武官,本文根据他即将出版的《今日中国陆军:21世纪传统和革新》一书改编,原文刊载于2005年9-10月美国《军事评估》,本文内容不代表本刊观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两国在东海能源问题上的分歧早已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与此同时,外间舆论也益发关注两国海上权利的维护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力量对比。本文作者理查德·费舍尔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他的这篇文章于2005年11月22日发表于美国《国际评估和战略中心》。本刊刊载此文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