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传统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屡屡受到挑战与质疑。各国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逐渐认识到,与传统微观审慎监管相比,宏观审慎监管才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有力工具。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实践中,首要问题是明确监管主体。目前,尽管中央银行在各国宏观审慎监管实践中的政策地位不尽相同,但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概括为决策者、主导者和参与者三种模式,且各具优缺点。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性视角出发,通过两种政策的辩证关系分析和国际经验借鉴,探讨了中国人民银行以主导者角色参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可行性及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剖析今年以来陕西省发生的几起以爆炸、投毒等相威胁的敲诈勒索案件入手,对当前敲诈勒索案件的动向、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打防对策。  相似文献   
3.
于震 《党史纵览》2008,(3):55-5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们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铁路建设,要求铁路运输正常运行,经营效益平稳发展,内外部环境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4.
于震 《公安研究》2002,(4):31-31
指出,新形势给中国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新问题。而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增多,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使得地区经济结构和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并逐渐形成经济中心和安全中心分离的二元格局。在此背景下,为维护地区主导权,美国在经济和安全领域同时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其意图是阻碍中国在经济领域的良好发展势头,并削弱中国经济影响力向政治和安全影响力的转化。而中美两国在东亚地区经济、安全和战略设计上各具优势与不足,所以中国应理性认识,抓住战略机遇与战略突破口,发挥自身经济优势,从拓宽经贸合作国家范围、积极推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权改革以及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等方面扩大国际影响力,为自身发展争取更为有利的战略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