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何尧德 《法学杂志》2007,28(2):128-131
本文从企业改制及加强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理性认识出发,分析了企业改制中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及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和新<公司法>有关企业公司改制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基本规则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2.
BOT具有项目参与主体多元性,法律关系的多样性,合同的组合性、主从性,特许期满时基础设施及其经营权的无偿移交性,项目债务的有限追索性,法律适用的复杂性等特征;其适用的法律框架体系由宪法、我国外商投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国际公约或协定等组成;BOT中私人企业与政府之间特许协议所涉及的特许经营者的一般条款、政府承诺和保障条款、定价条款、协议的变更和终止条款、项目风险的分担机制条款、争议解决机制条款等是其主要法律问题。BOT特许协议本质上属于可能具有涉外因素的国内私法契约,即具有强烈的民商事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司法最新修订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从《公司法》最新修订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入手,详细评析了我国新《公司法》的重大制度、理念创新。同时,也指出了新《公司法》的一些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企业法人开办人注资不实的法律责任机制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企业法人制度中“独立的财产”与“独立的责任”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独立的财产”在企业法人制度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独立的财产”的制度保障。同时,通过分析现行注资不实法律责任机制之缺陷与不足,提出了注资不实的法律责任机制应在我国未来民法典的制定和《公司法》的修正中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12月29日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合同法解释一》第20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这就是说债权人通过行使代位权,获得了“优先受偿权”,使债权具有排他效力。但民法学界大多数观点认为“这一规定不仅损害了其他债权人的利益,还会损害债权平等原则”,以此对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司法解释提出质疑。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