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我国各类深层次矛盾逐步凸显出来,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对包括推进城市化进程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障碍,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带来巨大现实危害,这就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为指导,对二元结构中的经济难题、社会难题进行研究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出破解对策,构建新型的城乡互惠互助体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包干财政体制,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分税制是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并促进其发展的一种财政体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分税制,一方面要重视完善分税制运作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科学而规范的分税制。  相似文献   
3.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探讨中,关于国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理论界众说纷纭。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正确理解商品经济条件下两权分离的科学含义以利指导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4.
政府的农业政策对农业资金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各级政府应明确农业政策体系目标,把握在改革和发展转轨过程中影响农业资金形成的主要因素,改革农业资金的形成方式,通过制度的方式来规范和保证政府农业资金的来源。应根据各级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责任、职能和作用,决定其农业资金投入的方向、内容和形式,从而保证农业资金形成机制的稳定运  相似文献   
5.
傅康生 《唯实》2002,(3):35-3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对保证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促进一国经济稳定运行和有效增长有重大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利率市场化具有关键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的失业率呈上升趋势,1994年城镇失业率达2.8%,为 1983年以来最高的年份;失业的期限也有所延长,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全国失业人员的失业期限已由4个月延长至7个月;隐性失业显性化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1991为10万人,1994年为180万人,1995年仅上半年,在各级职业介绍所登记的失业工人达480万人;失业职工的自身条件较差,就业竞争能力较弱,其中仅有一半左右有再就业机会.动态地看,今后若干年内,我国增加就业的宏观条件并不理想,特别是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中,我国就业问题将面临着一系列矛盾: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劳动力市场体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就业市场化、工资协议化、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险社会化、政府调控间接化、劳动管理法制化等诸方面;在中国建立和培育劳动力市场,面临种种困难和矛盾,这些困难和矛盾使得劳动力供求行为和资源配置处于扭曲状态之中;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力市场,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抓住劳动制度改革中的重点与难点,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农业资金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要保证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关键要促进农业资金的形成。而要促进农业资金的形成,必须解决好三个环节问题:第一,应改变工业粗放增长的格局,实现其稳定高效的发展,并把乡镇企业纳入整个工业化体系中,推进乡镇企业制度改革。第二,政府应重视农业生产支持系统、市场稳定系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民自身组织体系的建设,以增加农业的“内源筹资”。第三,要建立并完善农业资金形成机制,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傅康生  徐建飞 《唯实》2014,(3):27-29
<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深水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文约21000多字,分3板块16个部分,涉及60个基本点。作为中国未来发展提纲挈领式的文件,《决定》科学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对高度集权管理的劳动制度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是劳动力合理流动的要求,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和经济效益优化的需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方式改革的需要。劳动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为:在国家法律的保护下,在指导性计划和各种经济参数的调节下,企业拥有较充分的管理权,劳动者有选择工作岗位的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