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1936年9月,因为“成都事件”(1936年8月。成都人民为反对日本在成都强行设领事馆,而自发殴毙两个日本人),中日双方重开外交谈判。日本企图借此机会压迫南京接受“广田三原则”(由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1935年10月提出,其实质就是要求中国停止抗日活动,接受日本的侵略“提携”,承认日本对华北的权益)。而南京则针锋相对,提出“取消上海塘沽两协定”等要求。双方互不让步,谈判陷于僵局。中日战争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2.
张作霖死后围绕张作霖的这个宝座的归属,东北军政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小诸葛”杨宇霆主持会议,公布了所谓的“遗嘱”,但“东北军总司令”却不是张学良。名单上的人选究竟是谁?当时无论:苦派还是新派,对张作相只有两个字的评价:厚道。既有与老帅八拜结交的资历,又有平叛立功的业绩,还不会为难兄弟们,这样的人,不选他,选谁?在会议稃开前,已经有人把总司令军服送到了张作相府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