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国际人道法制订和完善的重要动因。在冷兵器战争时代,由于人们科技水平不高,武器装备比较简单,战争的破坏作用及对人的伤害都不大,因而限制作战手段和方式的人道主义思想也很有限;在热兵器战争时代和机械化战争时代,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战争中的运用,使得国际人道法的形式从习惯、习惯法演进到国际公约,国际人道法的内容也逐步丰富起来;当今,军事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出现不仅对国际人道法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也为它提供了立法动力和发展机遇。因此,国际人道法必须直面高新技术发展的挑战,不断完善立法,强化对新武器、新技术的控制,惟其如此,才能防止新武器、新技术的发展超出合法军事需求而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也才能一如既往地给武装冲突受害者以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
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发展是推动国际人道法进步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国际人道法的进步是指它的合理性,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科学技术发展是推动国际人道法进步的基础,因果关系理论为我们从“合规律性”方面阐述科技发展推动国际人道法进步提供了思维视角,而二者在价值目标上的一致性说明了它们是实现人的权利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是认识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方法。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归纳思维是法官从一系列早期的案件或者判例中归纳出一个比较抽象的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而法院或者法官将可以适用的法规法条抽象化,针对法律规则对案件事实加以陈述,最后得出判决结果的方法则是演绎思维的方法。它们在两大法系的法律适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具有融合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茅于轼《给你所爱的人以自由》一文的阅读,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冷妹 《法制与社会》2010,(8):249-249
本文指出我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在军队中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培养革命精神,启发官兵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认识能力,激发战斗意志的教育活动,是团结全军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实现党对军队的思想政治领导和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国际人道法是规制武器使用的规范和法律依据,为武器装备发展提供了指导与定向。国际人道法从"动机-手段-后果"上制约着武器装备的生产、使用和销毁。应当立足现实,通过建立武器审查机制,加强武器使用的管控以及解决战争遗留问题等,适应当代社会对武装冲突中的人道主义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