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区自治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为实现社区品质的提升而采取的居民自我治理的方式。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社区自治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而治”到“自觉而治”的过程。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对自然而治的社区治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梳理,而今天社区的复杂性决定了社区的自治已经不能主要靠“习惯”来解决问题。“自觉治理”成为社区自治的突出特点。充分认识今天的社区自治必须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这对于深化我国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居委会自其建立时始就具有强烈的“剩余性”和“行政赋予性”色彩,它增强了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职能发展的弹性和行政性发展的倾向,并使其成为企业、政府职责下放的承担者。居委会组织的现行角色与自治组织的定位明显不符引发了基层管理体制的变革要求。虽然在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上存在基层自治能力弱化、政府在基层缺乏职责承担者、单位社会遗痕影响社区资源整合等问题,但是构建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的协作共生机制依然是我们的适当选择。  相似文献   
3.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最基层单位,社区建设是城市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缩影.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泛开展的社区服务与社区发展活动.是我国政府积极变革城市社会管理体制,转换城市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在这个过程中,深圳市开创了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变革的"盐田模式",为其他城市开展社区管理体制变革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民主行政视野下的公民参与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民主行政作为后现代社会为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而设计的公共行政模式,它以公民积极的参与行为为典型特征和重要的管理运行方式。但是从我国的具体行政环境来看,民主参与的实现还受到经济发展状况、公民参与热情、制度保障、既得利益集团等等因素的限制,认清障碍是发展的第一步,本文试从民主行政的本质入手分析这些显见的阻却因素,并为排除这些因素提供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5.
作为美国公共行政学的两大主体流派,管理主义和宪政主义的博弈自美国建国之初就已初现端倪。威尔逊的研究使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学科得以确立,他所确立的“公法执行”的学科定位同时奠定了管理主义作为公共行政理论发展主流的学科地位。而宪政主义正是不满于公共行政的执行地位以及公民资格的弱化而与管理主义的公共行政观展开了复杂的博弈,管理主义和宪政主义博弈的背后不仅仅是“效率”与“公正”的对立,还深刻演绎着理论阵营发展与现实利益发展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刘伟红 《工会论坛》2006,12(4):107-108
维护公民权利是当代社会的主旋律,也是法治的真谛。保证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不仅要强调依法行使,还应强调全体公民都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哲学渊源上深受狄尔泰和李凯尔特的双重影响,将意义概念纳入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场域,同时,更是在界分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通过价值关联这一桥梁,将"理解"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引入了社会科学研究的阵营,而理想类型的设立只是韦伯为更为清晰地认识客观存在而构建的认识工具,本身并不具有现实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是现今理论界的重要课题,我们需要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之下,运用法学研究方法从权利义务的平衡入手,解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财产权益和利益保护的问题,在这其中特别强调从宪政的维度对农民基本权利的保障缺失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公共经济学与社会学组织分析学派对边界问题的讨论分别代表了社区自治边界划分的两类观点,一类观点有明确的界限以及划分依据,一类观点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是这两类观点表述的状况在我国社区建设中却同时存在,我们分别称之为社区自治边界的分异与融合现象。这两种现象从表面上看差异较大,但实际上都在反映交换行为中等价交换物的购买力状况,社区自治边界的厘定直接与社区各类主体之间所拥有资源的购买力相关。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快速发展必将使公共管理组织面临变革.公共管理组织试图通过城市各个矛盾的因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然而,城市也会以各种方式包括各种病态的形式,向公共管理组织表明它生命机理受到的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免疫力下降,强迫公共管理组织调整社会认同和公共政策走向,以使城市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替代将会经历以"基层发展为主--以政府推动为主--以基层发展为主"的动力发展的三个阶段.公共管理组织应引导城市健康发展,防止出现行动误区,即过度强调城市的聚集经济功能提前进入第二阶段、由于受到城市建制体制的影响而不能完全进入第二阶段、简化第二阶段试图以政治上的民主代替社会民主参与对城市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