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沉默权指被追诉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追诉者(警察、检察官、法官)的讯问享有的保持沉默的权利。一般说来,沉默权应包含三层含义: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有权拒绝陈述;不因拒绝陈述而被作出不利于己的法律推定。1966年,联合国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四条规定:“任何人不被强迫作不利于他自己的证言或强迫承认犯罪。”我国于1998年签署该公约。此外,1985年我国参与制定的《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北京规则)第七条也规定了沉默权。沉默权充分地保障了被追诉人的人权,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侦查的难度和诉讼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打击犯罪不力。尤其是近年来,恐怖主义和有组织犯罪活动的猖獗,使各国倾向于不完全适用沉默权,即有限制地适用沉默权。那么,目前我国究竟是否应当确立沉默权制度呢?本期“百家争鸣”栏目编发了两位司法工作者的文章,就此展开讨论,以为读者提供不同的视角,引发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刘净 《人民司法》2012,(7):30-32
2011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指导性案例《上海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诉陶德华居间合同纠纷案》(指导案例1号)。为了正确理解和准确参照适用该指导性案例,现对该指导性案例的推选经过、裁判要点等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推选过程及其意义为了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于2010年12月31日向高级法院发出报送备选指导性案例的通知。2011年5月2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委会经讨论决定向最高人民法院推荐该备选指导性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经研  相似文献   
3.
在治安行政诉讼中 ,大量涉及到伤害类案件。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 2 2条的规定 ,作出治安处罚 ,在轻微伤构成问题上反映在案卷中的材料则是五花八门 ,而对于这个问题 ,公安机关内部、公安机关与人民法院之间以及人民法院内部均存在不同的看法 ,因此 ,在审理治安行政案件时 ,对轻微伤的认定问题意见无法统一。笔者对十年来自己接触到的治安行政案件进行了分析 ,发现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公安机关在受理治安伤害案件以后 ,对受害方进行伤势检验 ,作出一个公安局法医活体检验报告 ,对受害人所受的是否轻微伤作出…  相似文献   
4.
一、行政申请执行的现行规定及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 6 6条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 ,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或者依法强制执行。”但现实中往往出现这种情况 ,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 ,行政管理相对人既不起诉也不履行 ,与该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也无意见 ,只要等行政机关申请法院执行完毕 ,就算是园满地解决问题了。然而 ,行政机关在法定的三个月申请执行期限既不自行执行 (有权执行的行政机关 ) ,又不申请法院执行 ,…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立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我国《食品安全法》等食品卫生法规及司法实践,探讨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犯罪构成及财产刑设置上的立法缺陷,并提出将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的犯罪对象修改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犯罪对象修改为"掺入(或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用物质"以及在食品安全犯罪中完善财产刑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非法采矿罪和破坏性采矿罪的区分关键在于,前罪具有前提的违法性,而后罪则具有前提的合法性,两罪对于破坏性采矿方法的要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简陋的露天舞台,虽然被认真地布置过,但只有一盏地灯照亮台上表演的人影。即便如此,小广场上站着、坐着的观众们倒也饶有兴致。  相似文献   
8.
刘净非 《中国司法》2012,(12):76-79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突显,刑事犯罪高发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各地监狱、看守所人满为患,超负荷羁押现象十分严重。随着非监禁刑的适用和假释力度的不断加大,预计未来5年内社区服刑人员的数量将增长10倍,大量原本在监狱执行刑罚的罪犯将在社会上以开放型的方式接受改造,社区矫正服刑人员虽然与监狱中的犯人相比处于完全不同服刑模式,但又有别于社会普通人群,他们罪犯的身份不会因在社会上服刑而有所改变。因此,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成为了社会管理中一个数量庞大、身份特殊的人群,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压力,也给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命题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