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唐太宗和他统治下的唐朝政权能够如此赢得民心?结合贞观初年的治国实践,可以归纳为三方面的原因。唐太宗即位以后,连续三四年遭遇灾害与饥荒,刚刚从隋末社会动乱之中走过来的老百姓,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民生几近崩溃的边缘。然而,唐朝的统治却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牢固地稳定下来,并且迅速迎来了天下大治的良好局面。究其原因,就是老百姓没有把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刘后滨 《人民论坛》2012,(34):78-80
唐太宗即位以后,连续三四年遭遇灾害与饥荒,老百姓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然而,唐朝的统治却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牢固地稳定下来,并且迅速迎来了天下大治的良好局面贞观时期民心指数之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可谓空前唐太宗即位以后,连续三四年遭遇灾害与饥荒,老百姓没有把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化为怨气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即位以后,连续三四年遭遇灾害与饥荒,老百姓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然而,唐朝的统治却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牢固地稳定下来,并且迅速迎来了天下大治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4.
唐太宗即位以后,连续三四年遭遇灾害与饥荒,刚刚从隋末社会动乱之中走过来的老百姓,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或背井离乡,东西逐食;或卖儿卖女,以求生路,民生儿近崩溃的边缘。  相似文献   
5.
赵璐璐  刘后滨 《人民论坛》2011,(12):162-164
贞观良好政治风气的形成,得益于君臣的共同努力。唐太宗对纳谏心理障碍的克服和勇于改过的气魄为臣下进谏提供了一个畅通的渠道,而群臣通力合作、一心为公,最终成就了贞观之治。当时的君臣关系,蕴含着值得我们深刻思索的智慧: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营造公正和谐的工作环境,贞观君臣的态度和心理都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刘后滨 《人民论坛》2021,(9):110-112
户籍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基础信息载体。唐前期的户籍无论在文书形态还是管理制度上,都具有承前启后的特殊性。户籍同时登记人口和田地信息,是北魏以来国家治理体制发展的反映,至唐前期户籍登记内容和文书体式日趋完备,户口、田地和赋役信息汇集其中。户籍管理涉及到人口、土地和赋役的管理,是唐前期国家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除了户籍编造之外,检括逃户和核定户等作为户口核查的主要内容,对唐代国家行政体系带来巨大考验。  相似文献   
7.
刘后滨 《群众》2013,(5):I0062-I0063
唐太宗即位以后,连续三四年遭遇灾害与饥荒,老百姓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然而,老百姓没有把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化为怨气,没有把生活的艰辛归罪于朝廷。唐朝当时的民心指数之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可谓空前。  相似文献   
8.
刘后滨 《人民论坛》2020,(14):142-144
唐朝前期国家治理体制主体是通过尚书六部和州县乡里实现中央集权的一套行政体系,运行程序贯穿着自上而下的决策执行机制,基础是虚实结合的基层行政单位乡里和村坊。律令格式对政务申报裁决机制有着详密规定,以保障朝廷政令逐级传达到基层,基层行政节级统属于朝廷。  相似文献   
9.
贞观良好政治风气的形成,得益于君臣的共同努力。唐太宗对纳谏心理障碍的克服和勇于改过的气魄为臣下进谏提供了一个畅通的渠道,而群臣通力合作、一心为公,最终成就了贞观之治。当时的君臣关系,蕴含着值得我们深刻思索的智慧: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营造公正和谐的工作环境,贞观君臣的态度和心理都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抑制豪强和权贵,惩治贪官污吏 唐太宗对于享受特权的阶层有着特别的警惕,他之所以取年号为“贞观”,就是要示天下以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