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法律   4篇
中国政治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我国新宪法第四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这一规定,对于进一步广泛而严密地保护我国公民人身和财产权利不受侵犯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其制度价值在于抽象地识别某一法律行为是否已经存在,以及该法律行为究为此法律行为,抑或彼法律行为,解决的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内部构成问题。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关于法律行为特别成立要件的规定,存在诸多失误,有的将特别成立要件规定为特别生效要件,有的将特别生效要件规定为特别成立要件,颇为混乱。建议我国立法机关对相关条文作相应的修正,以利于法律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3.
<正> 按照继承发生的根据,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认为继承划分三个顺序较为妥当,即配偶、父母、子女为第一顺序;兄弟姐妹为第二顺序;祖父母则为第三顺序。一、继承顺序的排列应把血缘关系的远近和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生前的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有关侵权行为责任的民事立法以及侵权法理论中,一般只适用两个原则,即过失责任原则(又称过错原则)和无过失责任原则(又称客观原则),公平责任原则,则一直被排斥。在现阶段,是否有必要适用公平责任原则,来调整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事法律关系呢?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刘国华  刘新熙 《前沿》2004,(11):176-179
“一物数卖”是典型的“二律背反”现象 ,即两个都正确的原则、制度在运作中却产生矛盾。笔者将用传统法理学方法和新兴法经济分析方法 ,以案例为切入点 ,从其产生的原因、正当性到利益的理性衡平视角 ,论证“善意违约”的正当性 ,并进行现行法诠释和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