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案件简介 2009年2月7日,某场发生1起杀人焚尸案,根据该案的作案手段和案发地点分析,确定将此案与该地2005年陈某被杀案、2007年曹某被杀案、2008年付某被杀案等3案并案侦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15个基因座五色荧光复合扩增体系,并调查新疆维吾尔族的遗传多态性。方法筛选STR基因座,等位基因测序后按照重复序列重复次数命名,对建立的15个基因座五色荧光复合扩增体系进行灵敏度、种属特异性、同一性及稳定性检测,对新疆维吾尔族群体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与西藏藏族、岫岩满族、广州汉族进行群体间比较。结果建立了15个基因座复合扩增体系,检测灵敏度为0.3 ng,具有良好的种属特异性、同一性和稳定性。新疆维吾尔族13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无连锁不平衡现象,大部分基因座在群体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的体系具有法医物证学应用价值,13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新疆维吾尔族群体多态性高,适合于亲子鉴定及个人识别,可作为现有基因座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正当行使司法自由裁量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渤 《中国律师》2003,(10):31-32
就我国的司法现状而言,不尽人意之处颇多,究其原因既有司法体制不完善、程序设计不严密科学的硬件问题,也有诸如司法自由裁量权的不当行使这样的软件问题。说它是软件,是因为司法自由裁量权具有合法的形式,而其行使的结果却可能合法也可能违法。因此正确认识司法自由裁量权并依法规制其正当行使,是完善法制所必需。司法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必然的,然而只要充分认识其产生与存在的条件,制约其随意性是完全可能的。司法必然产生自由裁量权司法是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照法律对刑事、民事、行政案件进行侦查、起诉和审判。它是国家专门机关适用…  相似文献   
4.
要正确认识司法公正与自由裁量权的相互关系。加强对自由裁量权的法律规制,是维 护司法公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贪污罪在西方和发达国家的刑法中不是必设罪名,有的国家把它写在财产罪里,作为侵占罪或者盗窃罪加以规定,有的国家把它作为侵占、贿赂等犯罪的概括性罪名。由于美国的法律渊源复杂,尤其判例法制度决定了法官拥有较大的审判自由裁量权,加之美国其他刑罚和刑事诉讼制度的特点,使该案法官得以作出非常规判决。该判决凸显代表当代刑罚改革潮流的诸多刑罚观念和司法理念,对完善我国惩治贪污罪的刑罚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解释是用探求目的的方法厘清冲突法律的关系,或者填补法律的漏洞。针对目的解释,存在激烈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其主观性太大,容易导致法官过度能动,损害法律的权威;而有的学者则从目的解释的积极意义出发,全力维护目的解释。尽管各家有这样那样的分歧,但总的原则都是在维护法律解释的客观性,不允许解释者独断专行,将自己的意志作为法律,进行裁判。但是,作为法律解释方法之一的目的解释,尽管其探求的目的标榜是客观的,而不是法官个人的恣意,我们也不能、也不应该将目的解释的探究对象仅仅指向客观的目的。实际上,目的解释的主客观性就表现在其探究的对象(目的)的性质,而这个对象(目的)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7.
毛霉菌性肺炎死亡法医学鉴定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例资料1.1案情简介吴某,男,32岁。某年8月30日晨10时,被发现死于住房内。生前患肺结核,进行了一段时间治疗,但仍有低热、乏力、咳嗽、咯血症状。死前症状不明。1.2尸体检验尸表检验死后3d进行尸检。尸长171cm。营养差,呈极度消瘦状。前额处有3处片状擦伤,大小分别为3cm×1.7  相似文献   
8.
中意两国渎职罪刑事立法有一定可比性.意大利渎职罪的立法体例布局合理,罪名详细完备、主体宽泛且界定明确,突出惩治贪污罪、索贿罪、不作为渎职罪,尤其重视惩治司法渎职罪,对渎职罪的处罚注重财产刑、资格刑等,在形式和内容上的许多特点值得我国借鉴.本文对中意两国有关渎职罪的立法规定作一比较,并就我国渎职罪的立法完善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9.
民事非讼审判程序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事非讼审判程序在我国民事审判程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然而民事诉讼学理界对这些程序的性质认识及称谓不统一,其地位和作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实务中某些程序也没有得到很好地应用。本文试图探讨它的涵义,对非讼审判程序设置的必要性及其程序价值、与相关程序的界限作一论述,以期为该类程序的讨论提供借鉴和参考,在理论上澄清一些有关非讼程序的模糊认识,增加它们在适用操作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也应规定审理期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也应规定审理期限刘海渤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不受本法第135、第159条的限制”。根据这一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包括经济纠纷案件)没有审限,不受民事诉讼法第135条规定的第一审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