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综合类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1.
一、“悔恨型”与“思想鼓励”法。 这种类型的犯罪嫌疑人一般具有一定的政治觉悟,思想并不坏,只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一时产生邪念,而对自己的罪行深感悔恨,传讯后一般能主动交代罪行。对其可以采取“思想鼓励”法。即对其认罪态度给予肯定,并鼓励开导其交代全部犯罪事实,争取从宽处理。在讯问的态度上尽量温和一些,气氛上尽量缓和一些,尽量减少其心理压力,能够不采取拘  相似文献   
2.
共同渎职犯罪主体身份与职务不同,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否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的实行犯、教唆犯、组织犯、帮助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否成为非国家工作人员的教唆犯,一直是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就主体中共同犯罪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回答了如何认定渎职共犯的定罪问题.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又称证明要求。证明任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承担证明责任的诉讼主体即控诉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法律规定的程度。当控诉方提供的证据达到了证明标准,就意味着控诉方完成了证明责任,其指控的事实也就成立,反之,意味着未完成证明责任,指控的事实不能成立。 一、我国刑事诉讼证明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检察工作的历史和发展、检察工作的现状、检察改革的深化以及时代均要求检察理论创新。创新检察理论,要与时俱进。检察理论要创新发展,还要正确处理好继承、发展和借鉴的关系、基本理论研究与应用性理论研究的关系和思维创新与坚持马克思法学研究方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共同渎职犯罪主体身份与职务不同的定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渎职犯罪主体身份与职务不同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否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的实行犯、教唆犯、组织犯、帮助犯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否成为非国家工作人员的教唆犯 ,一直是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争论不休的问题。凡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便利的 ,应一律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共犯定罪 ;未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便利的 ,则按主犯犯罪性质的共犯定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