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房地产市场出现“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等突出问题, 在于没有抓住解决住房问题的关键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点意见,是中央自去年3月以来连续出台针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政策的延续。经过去年以来一年多的调控,尽管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初步得到抑制,但仍存在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预计我国2002年的房价,仍会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而不会出现整体大滑坡并滑到“谷底”  相似文献   
3.
确立符合国情的住房空置率指标及警戒线,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4.
以“大比重增加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中低价位住宅”为主的房产新政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2007年  相似文献   
5.
通过宏观调控,今后几年内住房建设规模将会适度而稳步地缩小。建议今后一段时期内,以人均年建设住房1平方米左右为宜房价似降还升,供需矛盾依然紧张,其中既有总量上的,更有结构上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住房需求持续旺盛,销售额增长了13%,销售面积增加了13%;但是供给却显得有些不足,北京新开工面积减少了13.3%,就全国来看,减少了2.5%,其中,经济适用房开  相似文献   
6.
半数以上的地级市对“90平米住宅占总建房量70%”的调控新政为何“按兵不动”“各城市制定住房建设规划,建设90平方米以下套型、中低价位的住宅不得低于总建房量的70%”——作为本轮房地产调控最重要的“新政”之一,上述措施自2006年年中出台后引起较大争议,并成为一些城市按兵不动的“理论依据”。截止到2006年11月底,仍有65%以上地级城市、91%以上县级城市未对这一规定要求公布住房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调控房价,就是要瞄准“市场失灵”部分,出台针对性举措在最终通过表决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居民住房”被添至温总理列数的“群众最不满意问题”中,至此,居民住房问题已数度成为“两会”焦点话题。2005年和2006年,我国连续两次颁布了以稳定房价为重点的调控文件,但一些城市的同质房价(指同区位、同档次住房的房价,具可比性)竟以高于10%甚至20%的幅度上涨,调控似乎在走向它的反面。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稳定住房价格的两个“八条”及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主导的房产新政密集出台后,有人提出种种质疑。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的住宅产业就显现出4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即:有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有些城市房价过高;有些城市住房投资增长过  相似文献   
9.
释疑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房价上涨,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是否准确到位,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一贯提倡租售并举,要降低自有住房率和提高租房率,不宜超过现实的可能去急于求成针对一些城市存在的普通居民“购房难”问题,近来有观点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常情况下是大概30%的人拥有自有住房,70%都应该是租房群体”。这是一个不了解中国和世界各国住房情况的人,拍脑袋拍出来的错误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