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制备不同时间的血痕样品,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时间点18SrRNA和ACTB mRNA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在10周内,随血痕经过时间延长,18SrRNA基因片段和ACTBmRNA基因片段发生了较明显降解,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18SrRNA基因片段较ACTB mRNA降解速度快。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18SrRNA和ACTBmRNA含量变化,为推断血痕经过时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600个云南壮族人群15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序列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进行调查,探讨云南壮族群体遗传学特性及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AmpFLSTRIdentifilerDirect PCR扩增试剂盒对此地区600名壮族无关个体血样DNA进行PCR扩增,采用Modified Powerstats软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及法医学参数(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个体识别率、多态信息含量),应用Arlequin 3.5软件检验各基因座Hardy-Weinberg平衡及连锁不平衡,再比较其他群体的遗传距离。结果云南壮族各基因座个体识别能力(DP)值分布在0.7790~0.9744之间,累计个体识别概率(CDP)达到0.99999999999999999156,非父排除率值范围在0.2869~0.7213,云南壮族与贵州布依族、贵州侗族、广西毛南族、广西仫佬族遗传距离比较接近。结论该试剂盒的15个STR基因座在云南壮族人群中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可供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亦可为群体遗传学种族迁徙、语言学语言分支区分、社会学风俗探究等提供基础性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