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2004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发端于罗马法的遗嘱自由原则作为遗嘱继承制度的前提和先导,已经为世界各国的继承法律制度所接受,成为各国财产继承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但是,正如公民的其他自由都不是绝对的一样,所谓的遗嘱自由也不是绝对的,它在任何国家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无论是在实行“相对遗嘱自由”的大陆法系国家,还是在号称“绝对遗嘱自由”的英美法系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对遗嘱自由予以一定范围或一定条件的限制,从而在尊重被继承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第一讲经济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一、经济法的概念(一)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经济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居于基本法的地位。经济法,一般地说,是指调整一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我国,经济关系是指人们在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但我国经济法所要调整的,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中国进行了有关企业股份制的尝试。许多学者和企业管理者认为,股份制不仅能够为四化建设筹集资金,而且能够弥补现行体制的不足。人们希望通过实行股份制,能够改变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状况,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充满活力的经济实体。但是近来在关于股份制的争论中,中国学者对股份制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作用,已不再象以前那样乐观了。更多的人认为,实行股份制只会改变企业的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的性质,使之变为一种混合的所有制,而对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则并没有很大的作用。这是因为,在股份制企业中,国家照样可以通过购买企  相似文献   
4.
汪鑫  卞翔平 《法学评论》2004,22(5):55-61
中国现行银行立法存在严重的价值目标失衡问题 ,重安全、轻效率。竞争规则的欠缺使银行竞争无法可依 ;严格的限制性规定压抑了银行竞争 ;不当的政府行为扭曲了银行竞争。中国银行立法应当着力完善银行竞争机制 ,提升银行业效率。为此 ,本文主张 :建立和健全银行竞争规则体系 ,以对银行竞争实施充分与有效规制 ;引入银行规管成本收益分析制度 ,将竞争影响作为制度设计和取舍的重要依据 ;银行立法和政府行为应当秉承竞争中立原则 ,废除对国有银行的竞争补贴 ,构建银行公平竞技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