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法律   5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以下简称中远)成立于1961年,是以国际航运、物流码头和船舶修造为主业的国有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拥有和控制各类现代化商船近800艘,5700多万载重吨。远洋航线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个港口,船队综合规模稳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居第398位。面对完全市场化的竞争环境,没有垄断资源的中远是如何发展壮大的?为  相似文献   
2.
坚持能动司法的内在必然性《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当前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正在对能动司法进行热烈的讨论。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司法担当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不仅关系到司法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法治建设的前景,是一个必须科学解答的重大命题。对此一直存在着司法克制主义与司法能动主义两种迥然相异的司法哲学观。  相似文献   
3.
“执行难”及其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执行难应当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应当执行、可以执行的案件难以执行。在现阶段 ,执行难有其必然性 ,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缘关系”和“人缘关系”的干扰。解决的方案 ,是实行在高级法院辖区内对不同的案件采取委托执行、异地执行、交叉执行、提级执行和统一执行制度。而要彻底解决执行难问题 ,则有赖于改革司法体制 ,消除司法权地方化 ,切断法院、执行人员与当地政府、周围环境之间非必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景汉朝卢子娟导言八十年代末,我国法院系统主要是基层人民法院和部分中级人民法院陆续进行了“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的讨论和实践。当初的主要动因,是法院案件多人员少,力量与任务的矛盾日益突出,想借此减轻法官及法院调查取证的负担。...  相似文献   
5.
1998年6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95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其中第六条规定:“合议庭成员和独任审判员开庭前不得单独接触一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这是我国第一次关于禁止单方接触原则的规定,也是审判方式改...  相似文献   
6.
1991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是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0多年来,它对于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机制,规范民事诉讼秩序,推动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促进司法公正,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随着司法实践尤其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必要性日渐突出,笔者现仅就几个最基本的问题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十八届二次全会上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随即引起全党及社会的关注或者说更多的是一种期待。您如何理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江必新:简单说,权力是一种政治上的强制力,是职责范围内的影响力和支配力。对权力而言,没有监督的制约和没有制约的监督,都是危险的。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这种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日渐凸显、叠加、激化,大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公权力解决这些问题的社会成本越来越高,资源有限。尽快构建科学、系统、完整的非公权力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9.
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重构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所谓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为了保障法院裁决的公正,使已发生法律效力但有错误的判决、裁定得以纠正而特设的一种再审提起和审理程序,也叫再审程序。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审判实践中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序。它对保障当事人的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