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类面对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的时候,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中,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协同论是美国的学者温茨提出的一种环境伦理思想,它与我国的老庄哲学有些相契合处,为人类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野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纠纷已成为人类的重大纠纷之一,传统的解决纠纷方式已无法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于是各国都在积极寻求行政解决途径,我国建立了以行政调解为主行政裁决为辅的行政解决机制,但这种机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必要在我国制定专门的环境纠纷处理法,建构以行政裁决为主行政调解为辅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公众及其代表根据国家环境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它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公众广泛参与环境保护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从观念、立法到具体制度的设计都还没有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保障,因此,完善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宪政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宪政的需要,但是其必须建立在宪政的基础之上.表达自由权与知情权是第三代人权的核心权利,它们是新型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宪政基础.  相似文献   
5.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预防为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环境管理制度,在不同国家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是具有预测性、客观性、专业性、可行性和强制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的基本精神;贯彻了环境法中的“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改变了传统的不科学的行政决策、方法和程序,有助于改进和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为公众基本环境保护提供了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佐群 《行政与法》2005,(2):97-100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是中国环境立法的一个里程碑,本文分析了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