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与宁波市检察机关的做法相类似,我们南康市检察院在加强法律监督说理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以“人性化平和执法”、“不批准逮捕理由说明”、“不起诉决定理由说明”、“民行抗诉说理与申诉和解”等形式,加强法律监督说理工作,较好地解决了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效果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
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学理论体系为检察理论研究的根本要义.检察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应推进检察事业科学发展,不分离检察实践;根植于中国宪政本土,不脱离国情;凝聚于法律监督内核,不悖离检察规律;注重理论层面多元化,不排斥历史传承和辩证借鉴.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检察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检察机关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必须发挥维护公平正义、稳定有序和保障人权的司法功能。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关键在于树立平和、公正、文明的执法理念,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依法办案能力。  相似文献   
4.
司法实践中,由于国家权力的同源性质,诉辩审关系存在演变为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共同居于被控诉方对立面格局的可能性,将诉讼在实质上形成国家与个人的两方对抗局面,被控诉人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其权利和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和维护。这样的诉辩审诉讼关系带来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控辩武诉讼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公诉权与侦查、审判、辩护的多边诉讼关系仍存有错位和异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公诉与各诉讼主体追求正义的合力形成,甚至成为公诉权向广度和深度扩展的掣肘.公诉权的多边诉讼关系的调适应当顺应中国本土的司法规律和诉讼规律,以公诉权运行机制改革扭转诉债关系的主导错位和诉审辩关系的三角异化,发挥公诉权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